看板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 第9期
- 2023-03-09 13:58:05
- 践行者 原创
- 686
看板不就是块板子吗,还有什么其他门道?在没真正接触看板之前,想必很多小伙伴都有这种想法。那看板的神奇之处在哪里?践行者第9期,我们与翰德恩咨询创始人、原华为高级敏捷专家王明兰老师一起聊了聊我们熟悉又陌生的看板。看板到底如何用?听听明兰老师怎么说!
一、看板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提及看板,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丰田生产系统。明兰老师强调,看板本质上是为了实现拉动式生产而发明出来的一个工具。现在我们软件行业中所说的看板方法,是由一位苏格兰人David J Anderson带来的,他将看板的思想带到了知识工作领域,并根据知识工作领域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了看板管理方法。也正因如此,David J Anderson被大家称为“看板之父”。此外,明兰老师也表示,公司不跑Scrum,只做看板的话,完全可以进行敏捷转型。明兰老师曾为某国有银行做敏捷转型咨询,通过渐进式的变革等实践,组建全功能团队、引入迭代系列实践等,帮助该银行走上了看板管理之路。通过看板方法、渐进式的变革等实践,帮助该银行走上了看板管理之路,接着又通过组建全功能团队、迭代开发等实践实现了敏捷转型。
在整个直播过程中,明兰老师对看板实践做了详细且深入的分享,欢迎观看直播回放~
二、干货问答实录
Q1:看板认证哪里能开课?
A:明兰老师有系列看板管理专家认证课,课程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看板系统设计,在这一阶段中,可以学到系统化应用看板管理或优化项目的方法;第二阶段是看板管理专家,在这一阶段中,能开始在组织里应用渐进式的变革策略、激进式变革策略,进行敏捷转型。大家可以选择只学习第一阶段,也可以两阶段的课程都学习。有意向可以后台留言~
2.看板随时发布、上线,意味着代码的分支策略需适配,这对技术能力提出了一些要求。
A:持续交付本身就需要强技术能力。这里有个小故事,在华为做看板时,起初我们认为已经做得很好了,但David J Anderson来做咨询时,发现我们并没有真正实现流式管理,工作项没有持续交付。David J Anderson说在我们实现持续交付之前,现有的效率只能提升几倍,但当我们实现了持续交付之后,提升的效率是十几倍。但当时我们的工程实践还没法达到持续交付的水平。所以看板是在引导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3.需求怎么排期?
A:在看板中,我们是以工作项(每个需求)为单位做排期、预测的,并不是把所有需求塞到某个迭代里去排期。看板中有一个重要的实践,是服务级别的分类。不同的工作项,服务级别是不一样的。比如飞机商务舱的服务会更好一些;相对于商务舱来说,经济舱的服务水平会稍微下降。所以我们要把需求分成不同服务级别区别对待,更高服务级别的需求插进来后,就要把低服务级别需求挤掉。4.资源效率和流动效率怎么平衡?
A:在传统的观念里,资源效率是让每个人都忙起来,这样效率会高。但每个人都繁忙,可能大家实际上是处于多任务切换的状态:做做停停,一天下来没有一个工作项完成。流动效率的视角,则是以工作项为单位,让工作项一直持续不断地、顺畅地流动下去。两者如何平衡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应关注流动效率,先让工作项保持流动。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观测人员是否闲置。一般情况下,如果工作项是一直在流动的,人员基本也是忙碌的状态。如果还会有人员闲置,我们可以观测一下闲置程度如何。我们可以允许一个团队有10%-20%的时间是空闲的,要留这个时间应急。
5.看板系统如何分层,分级管理怎么对齐?
A:这是属于高阶看板的话题了。6.手机行业是否适合看板?
A:适合。在华为,手机产品线也是用看板进行管理的,如mate 系列,这个方式已经被验证过了。
7.看板实施成功与否的指标是什么?
A:看板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的期望。你期望的目标是不是实现了?这还涉及到引入看板的顺序。引用看板,拉动渐进式变革的系统思考方法包括:第一步是理解服务的适用性标准,意思是我们交付的内容是给到客户还是用户,他们如何评判是否满意。第二步是理解不满意的来源,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接下来就是分析需求的来源和性质、分析当前交付能力、为服务交付的工作流建模、识别并定义服务类别、设计看板系统,最后沟通看板设计、协商实施。然后我们再通过迭代,又回到第一步,理解适用性标准、理解当前差距在哪里……如果我们已经在改善了,那就能不断地接近成功,但如果还没有得到改善,那就需要再去调整我们的看板,这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8.故事点正规的使用有什么经验?
A:我们可以通过计划扑克先找一个最小的用户故事(基准用户故事),再拿其他的用户故事和基准故事比较。现实中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用户故事都和最小的用户故事比较,假设将芝麻设为最小用户故事,但其他用户故事是西瓜,这样两者是没有办法比较的,因为它们之间差距很多。所以我们的参考可以不止一个,其他的用户故事可以和类似规模、难度的用户故事比较。总之,我们不是找一个基准,而是要找多个基准。另外,其实大家在唯一的最小基准用户故事上达成共识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如果我们在公司内普及故事点估算,那可以把最小的用户故事作为全公司统一的基准,并把它的代码和测试用例公开,这样大家就都能了解这个基准用户故事是什么样的。
9.进入队列的工作项,是经过充分的细节沟通讨论,接下来准备开发的工作项吗?
A:这取决于看板覆盖的价值流范围。完整的范围不止开发环节,在开发之前还有设计、需求分析等环节。
10.看板有哪些度量指标?
A:看板特有的度量:累计流图、周期时间分布图、周期时间趋势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