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在中国 | 第17期
- 2023-07-13 13:05:39
- 践行者 原创
- 473
稻盛和夫先生提出的“阿米巴”经营模式已在日航、京瓷株式会社等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当这种经营模式进入中国,又根据实际国情产生了什么变化呢?本期《践行者》,我们邀请了资深阿米巴咨询顾问、柏明顿北京软件公司副总鞠宪钢老师,和大家一起聊聊阿米巴在中国!和《践行者》一起,了解中国式阿米巴有哪些精彩之处吧!
直播实录
Q1:阿米巴究竟是什么?
阿米巴一词源自日语,意为变形虫。它是由稻盛先生在经营京瓷期间发明的一种独创的经营手法,借此比喻组织的裂变。在网络上,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概念,基本上都是将大组织转化为小组织,然后让每个小组织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设立经营计划,像经营自己的公司一样。通过这种经营方式,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和业绩,最终实现人人都是经营者的模式。这就是阿米巴最早的定义和起源。后来,为什么阿米巴在中国变得火爆呢?这是有一个背景因素的。稻盛先生共经营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一家就是京瓷,以制造业为主,其主要产品电脑主板与我们的IT行业有关。京瓷是最早突破美国人对技术的垄断,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主板制造的日本企业,算是一家科技制造业企业。另一家公司是KDDI,从事电信服务业,同样在阿米巴的经营模式下进入了世界500强。
2010年左右,阿米巴经营模式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稻盛先生在那时接受了对日本航空公司的改革任务。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当时的日本航空公司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稻盛先生受日本首相邀请出山,以零报酬的价格进入日航。然而,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成功使这家被评定为亏损并面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起死回生,扭亏为盈。所以,阿米巴经营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
Q2:阿米巴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划小经营单元是阿米巴独有的,从组织层面就有区别。第二,阿米巴中的价值贡献,相当于给每一个小组织带来一个核算模型,这个角度也是比较明确的。
第三,在“奖”的层面,不仅要注重利润分配,更要注重精神激励。
第四,更加注重 PDCA 循环改善。实际上,我们并不仅仅是在讨论利润分配,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计划体系,可以将其视为传统全面预算的增强版。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计划体系来推动PDCA循环的持续改善,这也是阿米巴特别关注的内容。
Q3:阿米巴到底解决什么问题?
阿米巴主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1】解决信任问题。什么是信任问题?举个例子,无论是制造业公司还是软件公司,基层员工对经理是否信任?中层经理对高层管理人员是否信任?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是否信任?这些都是焦点课题。实际上,很多企业是缺失信任感的:基层员工对公司缺乏归属感;中层经理敷衍上级,觉得公司没有前途;高层管理人员与老板貌合神离……从低中高层到领导,整个组织的信任感的缺失是非常关键的。
那么阿米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通过组织人才机制来解决。公司要划分成小的经营单元,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员工,解决组织问题。其次,人才培养也是关键。在将组织划分为小单元后,通过培养,让员工理解经营的理念,学习如何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从财务角度理解经营等一系列课题。同时,培养演讲能力与沟通能力。最后,机制很重要。简单来说就是合理分配利润,通过阿米巴运营的结果,与整个组织的经营结果进行对标,进行激励分配和精神激励。
【2】解决温差瓶颈。在整个企业的运营中,从市场端开始,往整个内部传递压力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层层失效的情况。以IT 行业为例,如果签一个200万的单,营销部门是最先捕获到市场消息并传递回来的部门。但在一个运营不良的公司中,接收消息后肯定要对售前的项目经理、交付、成本等进行评估。假如这个项目的成本超了10%,就需要向高层报告,但找到高层时可能已经过去几天时间了。最后才汇到老板,老板说要签。当消息反馈到一线时,客户已经丢了,商机已经失去了。这就是非常常见的温差瓶颈。
怎么通过阿米巴解决温差瓶颈呢?通过“数字、报表、业绩”这三个关键词。在传统项目管理中,营销部门负责收入,实时交付部门负责交付,开发负责研发,每一部分都是分离的。但阿米巴把这些数字由传统的 KPI 量化到每一个小组织,将小组成员对组织的价值贡献通过数字量化出来,再通过数字压力传导,让每一个小组织都在组织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时也要有压力感,这就形成了上下客户链条关系。这些数字还需要通过报表体现出来,那么报表就能够呈现出一个组织经营的情况,每一天不断地滚动,每个月不断地发现我们在整个交付增加创收过程中到底应该怎么做。这就是报表的含义,最后将其量化到业绩上,通过数字报表,业绩就能够通过建立价值链的交易关系,解决温差瓶颈问题。
【3】解决规模问题。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往往难以有效扩大规模,这通常与前面提到的信任瓶颈、温差瓶颈有关。这种情况下,一旦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内部的壁垒、智能体系变化都有很大的问题,成本增加,决策变得缓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企业病。
那么,阿米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同样是三个关键词:公开、反思、精进。我们通过前面建立好信任之后,通过组织机构、人才和机制,通过数字、报表、业绩等手段,可以每天不断地公开、反思、精进。比如在分配利润时,要做到公开透明。反思是指每一天不断地思考我们的业绩差距在哪里,如何提高业绩。通过日月年的积累,不断地精进,实现突破规模瓶颈。
其实,阿米巴多年来的经验表明,无外乎就这三个问题:信任、温差瓶颈、规模。
Q4:对于一个相对大的巴,在个人方面还需要继续细化吗?
个人的价值涉及到个人的绩效。首先,阿米巴只针对组织绩效,组织内可以小到个人,但我并不建议小到个人。因为一家公司真正创造价值的单元,本质上还是围绕着组织展开的,个体需要与其他组织进行协作。所以,我们在设置阿米巴经营点时要非常有针对性。这个组织必须是能够明确地计算出自己的投入产出,体系内的小伙伴才能协作达成目标。当有明确的投入产出时,我们将其作为经营代理,让小组织内外的人员进行分工协作,以实现价值贡献,这是我们所探讨的目标。然而,如果划得过细,就会促使交易结构更复杂,我们并不倾向整个组织变得过于细分。每个人都是独立经营体,在研发领域往往是不适用的,因为管理成本会变得过高。所以,阿米巴这套体系更适用于整个小组织,让小组织内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实现小组织的目标业绩。Q5:小团队经营阿米巴是由巴长主观分配,还是有其他推荐的算法呢?
队伍行不行,全靠车头带。首先,激活最基层的小团体负责人,这就像改革开放时期将深圳设立为特区一样。综合来讲,无论是组织意识还是团队方向,一个团队的leader能力一定超出团队其他小伙伴,需要赋能给他并由他激活其他小伙伴。比如在分配利润时,负责人负责确定自己和小伙伴的收入,这是有明确的建议性想法,但最终结果是由团队leader公开分配的。这种公开的规定是为了让资金分配更加透明,确保每个人都得到合理的待遇。如果资金分配不合理,一旦公开,必然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规避一些问题和风险,同时给予团队领导者反思的时间,仔细思考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资金。我们可能会提供一些指导思想,但最终希望他们能够带领团队成员实现目标。Q6:对很多管理层来说,放权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作为顾问,我们应该怎样做领导的工作,让他们能够迈出这一步?
回归本源,我们的发心一定是以员工为核心。我们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放权的过程中出现混乱。其实,这存在着“良性混乱”。我们曾辅导过一家比较大的企业,当时大家认为阿米巴的部门墙太严重,我们一划分完,果不其然,两个部门因为某些交易的纠纷马上打架了。实际上,这并不是阿米巴导致的,这些矛盾在阿米巴之前也存在,而阿米巴只是让这个矛盾显性化,所以我们会把这个事与做改革的高层、中层说清楚。
到目前为止,阿米巴大多数都是由董事长牵动,由高层主导的少之又少,往往这种老板都是非常民主的。老板必须想清楚才能做这事。“有恒产者有恒心”,高层毕竟是职业经理人,他的考量比较细微,所以往往都是由老板推动。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穿透迷雾,回归问题的本质。如果我们只是盲目跟从他人的观点,对于混乱的现象只是简单地称之为混乱,那么我们将陷入自己的瓶颈中无法自拔。其实,最终结果并不一定是阿米巴。以华为、阿里和京东为例,他们现在所做的模式是不是阿米巴,很难一概而论式。最终,大家选择了一个统一的路径,确保一线的经营体更具活力,才能够赋权。这种模式不仅仅存在于管理体系中,更重要的是赋能一线员工,推动他们积极应对挑战。
“阿米巴”这个名词只是我们在落地时,借用了稻盛先生的很多思想,但最终的结果是要回答经营本源的课题,这就是要赋能一线、用活力带来张力的原因。当你把本质课题想清楚,那改革过程中的很多小阻力你就能够看得很清楚。如果你没把这个事想清楚,那你内心大概率不够坚定。
Q7:华为、阿里、京东等企业很难界定是不是阿米巴,有具体划分阿米巴的标准吗?
例如,我们目前所做的模型叫“分算奖”,在细微操作之处每个企业都有区别。阿里、华为等所实施的到底叫不叫阿米巴呢?其实,我觉得不用纠结于这个形式概念,而应该关注在实践中真正将权力下放给一线员工,并在分配利润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这些事就是踏踏实实在做的。所以,大家不必拘泥于这些名词和概念,我们做这套阿米巴模式是未来组织的一种发展方向,而我们做的这件事是符合这种方向的就可以。Q8:敏捷团队作为跨职能团队,有开发、测试或业务侧成员,也会有单独核算的小单位,那敏捷团队是否会天然成为阿米巴候选团队?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别忘了还需要进行分权和核算。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利润模型,包括收支模式。这一点非常明确,也就是说阿米巴的经营单元必须提供经营报表,而传统的敏捷组织通常不会做这件事。第二个是在核算报表之后,我们会根据贡献对标结果,进行整个分配结构的划分。另外,阿米巴有一个相当完善的计划运作体系。敏捷组织不太重视上述这些点,但在阿米巴单元中,我们非常强调这些关键点,所以两者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
Q9:实际软件企业在探索业务中,由于业务充满了不确定,很多业务都是第一次开展,怎么在巴之间进行定价?
这个问题很好,特别对于软件公司,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但是,探索并不意味着不能量化。举个例子,有些组织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亏损了500万。但这个500万只是一个数字结果,你可以告诉组织,花500万能给组织带来什么?比如,能带来100个新客户,带来500个流量等等,这些就是对标亏损500万的价值贡献。这只是一个粗略的理解。当然,在实际中我们需要考虑的维度还有很多。Q10:柏明顿提倡的“中国式阿米巴”和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有什么区别?
先说相同之处:从内核角度,二者基本一致。
- 第一,稻盛和夫强调人人都是经营者,而不是单纯强调分钱,我们也非常注重这一点。我们导入阿米巴的过程有两条线:实学线(分算奖)以及哲学线。在哲学线中,我们会谈“作为人,怎样在这世界生活”“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稻盛和夫讲“敬天爱人”,也是要回到哲学上说的“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把这些课题给小伙伴们解读透彻,他们才能有归属感;
- 第二,对于组织划小的关键点也是趋同的,将组织划小,是因为基层更有张力;
- 第三,我们特别注重团队荣誉感、归属感。
再讲不同之处:
第一,柏明顿的中国式阿米巴在导入的过程中,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
比如划分阶段,稻盛和夫划小单元后就结束了,我们实际会加一项“战略与组织”。很多企业的自身战略没有定位好,比如一些软件公司有十几条业务线,有些业务线已经没什么活力了,有些业务线属于可以盈利的夕阳产业。这时候我们会跟老板剖析公司战略与组织业务,是否砍掉这些业务,这就是战略层级的事。
到核算层面,我们叫目标与核算。日资企业在这方面的基础比中国企业强得多,像日航有着非常完善的全面预算,全面预算不是简单的费用预算。而中国很多企业连全面预算是什么、怎么做都不了解,甚至认为做了些费用就叫预算,其实这些预算都是假的,是挂在墙上的。所以我们需要把中国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的短板补齐。
第二,激励的分配。中国企业的现实情况导致员工对物质的需求层次与日式企业不同,在“奖”的层面上也会有区别:由于日制企业大多数为终身雇佣制,所以稻盛和夫的体系不讲钱,而是以年工制的方式进行;在中国企业中,员工会面临买房等很多压力,所以我们有增量激励这一步。
第三,运营角度有很大区别。日式企业运营的概念是深入人心的,但在中国企业中,连月度经营分析会的规范标准体系都有很大差异,比如月度经营分析特别空洞,基本都是以财务总监的视角谈,基层没有发言机会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精益思想和运营改善的思想来不断地修正。
Q11:什么样的企业适合阿米巴呢?在给公司推荐导入阿米巴时有什么样原则吗?
这个问题没有官方性的结论,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第一种类型:如果各位企业现在还面临生存问题,就算有融资,也不建议搞阿米巴,因为当下面临的课题是找路问题。这时候,我们不要把精力放在组织人才这件事上。当企业发展很动荡时,我们做阿米巴的意义不大。
- 第二种类型:夕阳企业。如果企业想通过阿米巴这种方式,再榨点剩余价值,我也不建议这么做。因为这类软件企业有个特点:人工成本既是我们的固定资产,也是我们的重要费用支出。如果想利用这个模型榨取剩余价值,大幅度降低成本,那大概率就偏离了稻盛的思路,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最终模型也会走样。
Q12:传统国有企业实施阿米巴会不会比较困难?
最近,我们操盘了好几个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现在的改革力度空前大。大家不要觉得国企现在效率低,很多国企的改革效率和内卷程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与民营企业相比,国企在真正实操过程中差异还是比较大。国企一些人员问题、历史课题等确实跟民营企业操盘是有点区别,但是我认为这是改革路上的一些微观性的差异。总体来讲,我们会给国企一些特殊的手法,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Q13:柏明顿在服务公司规模方面是否有偏向?
没有,主要看阶段。目前我们大客户居多,主要是跟客户的基础有关。最终还是取决于你需要什么,实际上两三百人的公司导入阿米巴的情况也蛮多的。二、一句话送给大家
以心为本的经营。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去经营这个小组织,你还是得从自己本心出发思考这个事。你的发心到底是不是利己利他,你先利他才能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