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混沌工程和软件系统稳定性实践在技术大会上没啥可讲的?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吾真本说混沌工程
扫码关注公众号
混沌工程是一门实验学科,旨在通过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建立信心以承受生产环境中的不稳定条件。该领域的实践在国外已成为主流,预计在国内也将在3到5年内普及。
2022年,混沌工程实践首次进入了鸿沟曲线的早期大众区间,据Thoughtworks公司的技术雷达所示。混沌工程于2017年首次被该雷达记录,并在接下来两年内保持在试点环。相关领域的安全混沌工程自2018年起也被纳入评估,并迅速移至试点环。
技术雷达的评估环对应创新者阶段,试点环对应早期采纳者阶段,而采纳环对应早期和后期大众阶段。在K+全球软件研发行业创新峰会2023北京大会中,"混沌工程应用"专题的出品人发现,由于国内企业在早期试点阶段已有分享,近期内缺乏新的可分享内容。
企业在混沌工程应用中,通常集中于构建工具平台和固化的应用过程。然而,更有趣的实践可以聚焦在企业各角色间的协作机制,以及面对实践中的挑战和阻力的应对方式。
挑战性的技术和过程实践也值得探索,例如混沌工程应用与传统软件测试和故障演练的区别,故障注入实验的层面,以及针对应用服务层的实验。企业可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来增添混沌工程和软件系统稳定性工程实践的趣味性,并产生有价值的分享内容。
本专栏持续关注软件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企业通过混沌工程保障其软件系统稳定性的实践与进步。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吾真本说混沌工程
扫码关注公众号
吾真本说混沌工程的其他文章
以线上事故驱动混沌工程更能展现价值
运维部门离线上事故更近,所以可以用线上事故驱动混沌工程,来体现混沌工程的价值。可以优选“严重级别”高且“业务影响时长”长的线上事故,有助于多样化地在混沌工程实验中引入现实世界事件,并能更好度量成效。
领域驱动的微服务架构设计工作坊实施步骤
领域驱动的微服务架构设计工作坊,能使软件开发团队所有成员在短时间内,迅速就新产品或遗留系统的价值、用户画像、关键场景、聚合达成一致,以便让团队快速识别软件产品的问题域和解决方案域,并据此拆分微服务和团队,来开发新产品或重构遗留系统。
OnD1: 微信朋友圈权限领域建模操练
距离上次我搞编程道场转眼快3年了。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操练题目是隔了这么久的主要原因。好在我最近终于找到了更感兴趣的方向和题目。这是改名后的第一次操练道场。欢迎参加!
Code Review: 超越“审、查、评”的代码回顾
把Code Review称作“代码回顾”吧,而不要称作令人紧张的“代码评审”或“代码走查”,把它打造成软件开发团队“共同学习、识别模式和每日持续”的过程,来有效提升团队代码内在质量。
不增加成本能更好应对生产系统稳定性意外故障的“开发测试运维三岗转为系统红蓝军”实验
开发、测试和运维这三个岗位之间的关系,可以转变为红蓝军对抗。这样就能有效克服管理者和工程师的过度自信、确认性偏见、从众效应和注意力顾此失彼等心理特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意料之外的软件系统生产环境稳定性故障,并提升故障的修复速度和质量。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PMO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上线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