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与规范的杂论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许多客户在尝试采用敏捷方法,但是效果参差不齐。一些客户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另一些则外表符合敏捷的形式,却没有领悟到其精髓,从而没能成功实施。主要问题在于对敏捷方法的误解。
敏捷方法和传统的规范方法都旨在按时交付高质量的产品,尽管它们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规范方法假定人总会犯错,因此通过定义严格的流程来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这些流程需要通过QA检查和证据记录来确保其得到遵循,但这些证据并非最终用户所关心的,有时候这些过程对于客户来说是无用功。
与此相对,敏捷方法认为开发人员具有经验和智慧,能够自行根据原则和目标来决定行动方案。这种方法不需要记录详细的过程证据,而是侧重于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检查。敏捷方法的核心在于胜任的工作人员和团队协作,它强调良好的结果胜过过程,更侧重于产品质量而非过程监督。
敏捷方法鼓励客户的实时参与和开发人员的面对面沟通,以便于快速验证和确认,而规范方法则更强调书面沟通和记录。流行的敏捷方法通常不过多描述质量保证活动,而是强调测试和文档的实时评审。如果把规范方法比作“中药”——治本、预防为主、见效慢、效果持久,那么敏捷方法就像“西药”——治标、见效快、立竿见影。
虽然许多软件项目的管理者和开发者偏爱敏捷开发,但对敏捷方法的误解和盲目追随可能导致管理和文档编写的疏忽,这种错误的实践会损害敏捷方法的名声。就像中药和西药都能治病一样,关键在于适应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敏捷和规范方法的结合,如果得当,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麦哲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敏捷性能合弄模型评估师 认证的Scrum Master 认证的大规模敏捷顾问SPC CMMI高成熟度主任评估师 COSMIC MPC,IAC 成员,中国分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