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AI产品做算法备案这件事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近期,关于AI算法备案的问题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有些人对此缺乏了解,不知道开发AI应用产品需要进行算法备案。AI算法备案对于AI应用的商用和向公众开放至关重要,没有备案就无法进行商业化。
AI算法备案,正式名称为深度合成(生成合成)服务算法备案,起源于去年12月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并在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再次被提及。两份文件虽描述不同,但在备案系统中被视为同一类别。备案的官方网站是:https://beian.cac.gov.cn/#/home。
算法备案分为两个步骤:公司主体备案和产品及算法备案。公司主体备案相对简单,提交指定资料并等待1周的审核结果。而产品及算法备案则更为复杂,需要区分服务技术支持者和服务提供者。例如,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持者提供GLM-130B大模型,而基于这个大模型的产品应用ChatGLM(智谱清言)则是服务提供者。小企业使用第三方大模型API进行开发同样被视为服务提供者。
备案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如第三方API的技术佐证材料,以及根据新规设立投诉举报机制。备案过程包括资质初审、线上二审、线下核查和线上终审,通常需要3至4个月的时间,若资料需要修改则时间会延长。通过备案后,产品将获得唯一的备案编号,并正式通知。
文章强调,AI产品开发者不应侥幸,必须先获得备案后才考虑全面开放和商业化,避免违法行为。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