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最近用大模型的几点感想~

19 2024-09-29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查看原文:最近用大模型的几点感想~
文章来源:
CC的个人笔记
扫码关注公众号

文章摘要

图片识别

作者的同事给他一张思维导图的图片,要求他根据导图结构编写一个大模型的建设方案,但图中有些内容需要修改。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使用了GPT-4o模型来识别并将图片转换成markdown格式文本,然后用Xmind软件自动生成结构,识别效果良好且实现了结构化提取。

猜谜语

作者的配偶在逛商场时,遇到了一个中国黄金的看图猜谜活动,向作者寻求帮助。作者同样采用了GPT-4o模型去分析谜语,虽然作者本人没有猜出来,但模型提供的分析看似合理,作者也邀请读者在评论区分享答案。

AI写作

作者之前接到一个任务,要编写一个大模型应用场景的设计思路。他认为普通人的日常写作可分为日常沟通、公文和创作三种,其中公文类写作模式固定,但耗时耗力,现在已可以借助AI工具来协作完成。作者通过整理提示词并多次尝试,向不同的大模型提交请求,最终得到了一个可用的设计思路草稿。

几点思考

作者提出,随着大语言模型向多模态模型的演变,其应用场景将更加多样。不过,AI写作和数据分析仍存在局限性,要想让大模型达到好的效果,需要结合个人数据。作者提出,如果能在本地部署大模型,直接访问个人文件,就能将其变成个人知识库和第二大脑。这样,大模型写出的内容会更贴近用户本人的风格。作者还提到,虽然当前基于AI的笔记软件如Notion已具备写作功能,但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直接从操作系统层面访问本地文件。最后,作者表达了对硬件发展的乐观态度,认为小参数量的大模型能力正在增强,未来的AI PC和智能手机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消费热潮。

参考资料: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查看原文:最近用大模型的几点感想~
文章来源:
CC的个人笔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