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职场2:学历贬值的趋势才刚刚开始!

81 2024-02-27

1.学历贬值背后的社会缩影

《职场:为什么送外卖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一文发表后,引起了朋友圈的小震动。
有朋友现身说法,给我的文章送来了真实的案例:
1977年,爷爷考上中专,轰动了全县。
1992年,爸爸考上大专,班主任亲自送录取通知书!
2017年,我考上本科,还是985,只是全家吃了一顿烤鱼。
爷爷毕业后,把一家人带进了城!
爸爸毕业后,给一家人在一线城市买了房!
我毕业后,赶上疫情,现在已经失业半年。
我现在很迷茫,是继续找工作?还是考研?”
这是中国千万个家庭的真实缩影,不是唯一,也不是特例。
文凭就真的没用了吗?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真如我前面文章所言:
大学文凭是我们将来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所谓必要,就是没它不行,有它不一定行。
没它不行:因为它是敲门砖,是职场的最低门槛。没文凭,你就过不了企业简历筛查的第一道关,更别说你和HR或面试官见面的机会了,就拿我们公司来说:60-70年代的求职者,中专文凭也给面试机会,70-80年代年的求职者大专文凭给面试机会,90后的求职者没有本科文凭,系统就自动过滤掉了。
在人工智能的互联网时代,设置筛选门槛点点鼠标就行。
我相信我们公司不是特例,一些机构要求只会比我们更高,那些工作环境、待遇更好的公司直接就把门槛提到了985,211,甚至硕士学历。
有它不一定行:经过多年的苦读,大家好不容易都本科毕业了,抬头一看,原来大家都还在一条起跑线上。
招聘的岗位数量远远少于竞争者的数量,你需要脱颖而出,只有学历是远远不行的,还得拼工作经验,拼你的人脉,你的智商,你的情商,小地方还得拼上你祖上三代积累的的关系网。
自古华山一条道,大家都觉得读大学有用,正在大家卷的最火热的时候,你突然说这件事情没啥意义了,这不是打击人吗?
还能不能好好地聊天?
一个人要成功或者成长,必须要更多地获取以下四个要素:知识、技能、能力、认知。
大学学历的贬值因素除了其不再符合稀缺性外,还有什么因素造成了它的巨大变化?
我们所除的这个时代和大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请听我一一道来。
1.知识不再一票难求
熟知能详的全国统一的谚语: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可以理解为信息,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谁掌握的知识多,意味着他的机会多,你好不容易获得的顿悟可能是别人早已经习以为常的知识。
高校是知识的天堂,有成千上万册的免费图书的图书馆,在知识的海洋里找到你想要掌握的知识,你就具备了抢跑的条件。因为你是大学生,不用为生存的三五斗米而忙碌。只要你有时间,有精力,你就可以在学校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你考的学校越好,你就有更多机会在课堂上得到名师的手把手地传授。日积月累,你的知识、信息就远超那些没有读过大学同龄人。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中国人均1.4部移动终端,10亿人在线,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获取轻而易举,你不会煮茶叶蛋或者想知道怎么开飞机,没关系,打开百度,如果你觉得文字看不懂,大量的操作视频正在向你招手,想起了步步高学习机的知名广告词:不会哪里点哪里!
今天的知识已经不是紧缺,而是已经爆炸了,它犹如泛滥的江水,冲击和挤压着我们大脑的有限存储空间。
上大学确实是为了学习知识,但是不上大学也可以学知识,上大学的意义就明显变低了。

2.大学里的技能锻炼机会太少

有句谚语:我懂得了那么多道理,但是我依然过不好一生。
这里的道理可以泛读为知识。
你想学会骑自行车,无论你看了多少本告诉你怎么骑自行车的手册或书籍,如果你没有真正、亲自去骑一骑,甚至没摔个几次,你还是不会骑自行车。
技能的学习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的去实践和练习,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开飞机,一次不行二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只要你不放弃,终将学会,只不过悟性高、学习能力强的人相对学会会快一些,仅此而已。
大学给我们提供技能学习的机会并不多,除了一些实验室操作,大部分课堂上讲的都是知识,而不是技能。在课堂之外,可以各种竞赛,可以提升我们即兴演讲的能力,可以参加学生会,可以提升我们人际沟通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问题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加演讲,不是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去竞聘学生干部。
相对于校园外的社会实践,学校内可以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才会有大四一年都需要在外实习的普遍现象,有了那句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3.坚持和自律比聪明更重要
我们苦读寒窗十几年,回头一看,我们学习的巅峰时期不是在大学,而是在高三。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高考完成后,至少有50%的知识和我们未来的人生并没有交集。大学没毕业,那些基础知识就已经差不多还给了老师,有一个朋友开玩笑:我把学到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不知道学校能不能退点学费?
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训练思维,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是一个鼓励自我学习的环境,同样一门课,学习目标不一样的人最终的结果也完全不一样,学习的自驱过程,内因比外因更重要,掌握一种学习方法,除了老师的提携和点播,更需要同学自己去开悟。当今大学老师也因为各种课题,校外活动很忙,不可能手把手教你传授你一种能力。
大学的每一门课程考高分很难,但是考及格非常容易。
谁都不希望在大学里有挂科而影响到将来的就业。
学生是这样想的,大部分老师也是这么想的。
除了一部分重点学校或专业外,大学毕业的难度都远远小于考大学的难度,在这样一个宽松的大学环境中,学习能力的提升更多的靠个人自驱,而不是靠大学名师的传授。
4.认知获取的渠道多种多样
认知有多重要?
有人说过:人不太可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即使赚到了,总有一天你也会凭实力把它还回去。
了解最新的信息,刷新你的认知确实可以提升你的综合能力,但是大学里的课程有相当一部分是滞后于当前的,最前沿的认知往往来自一些大学的讲座,公开课,互联网时代给了不上大学的人同样的机会,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大大小小的线上讲座随手可得,再也不用挤破脑袋在拥挤的教室里听某一个名师讲课了。
如果你觉得这些认知不够体系,太碎片化,没关系,你现在用少量的钱购买系统的课程,得到、喜马拉雅等APP可以满足你应有尽有的需求,清华的宁向东,北大的薛兆丰,还有财大的大师,交大的大咖,它们通过音视频的方式就站在你身边。还有社会上的精英们都在系统性的开设各种课程,从山下五千年,到孙子兵法,从管理到金融、再到理财,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的课程。
高校开设课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也要考虑大部分同学的需求、上级考核的需求,因此不可避免的开设一些课程,这些课程对于某些同学连鸡肋都算不上,但是需要拿到积分,你还不得不选。
对于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的快节奏的时代,这些因为积分而选的课都是有时间成本的,而且贼贵。
5.未完待续
说真话很难,但是总要有人去说。
欢迎大家一起和我思考,如何从目前的困境中走出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欢迎转发或点赞。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c2ODM5NA==&mid=2247483969&idx=1&sn=d905b295195fca30b135d159766a2a79&chksm=ce039e24f9741732819e6a417a23552469f9d2adf46644171f6f57064c85a981acb4a7d2d0f8#rd

职业规划和项目管理领域探索者,用项目管理思维陪你去分析、拆解个人项目管理和职业规划,解读主流观点背后的底层逻辑

6 篇文章
浏览 437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