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聊聊普通人如何应对chatGPT

142 2024-01-31

这是鼎叔的第五十九篇原创文章。行业大牛和刚毕业的小白,都可以进来聊聊。

每段时期都会有一些新技术或新产品横空出世,让普通人感到震撼,让很多行业传来焦虑的声音。chatGPT无疑是这几年让普通人感受最直接的AI技术落地的产品。一时间,大量行业从业人员将失业的说法又喧嚣尘上。‍‍

这一篇文章不介绍chatGPT这类算法产品的技术和设计等具体内容,也不去预言其应用到各种行业的巨大冲击,仅仅从软件服务发展的基本规律来聊聊,普通人应该怎么看待这场AI革命,应该采用什么原则去适应变化。‍‍‍‍‍‍‍‍

注意,这里的普通人不只是普通老百姓,也包括普通的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运营人员......

先抛出本文的核心观点:人永远是软件的“决策者”,因为人能负责,而软件不能。(聊聊混沌工程的企业实践)

chatGPT和搜索引擎

多年前,当搜索引擎横空出世时,也有一些人(有识之士)惊呼,很多普通人要失业了。只是当年的计算机网络普及度距离今天差距极大,这种声音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多大冲击。

事实证明,搜素引擎会给普通人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并没有改变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经常上网的人,把搜索引擎作为高效获取知识的神器,提升了自己的知识面(Bi Ge),并在工作和交流中获得了加成。但就社会整体而言,它只是科技发展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并没有重塑太多行业格局。

chatGPT,本质上,是新一代的搜索引擎,它是复合型引擎,集中了AI算法在其他领域中的进展(大杂烩),在一个对话窗口中集中呈现出来,也可以说,是一个面向懒人的搜索引擎。相对于已有的AI创新领域,它做的更好的是整合和体验,并没有体现革新。

体验的进步让普通人有更直观的感受,一次回答一个结果,让人机对话方式更容易使用和普及。我认为这是它“火”的核心原因。因为结果聚焦,使用者和查询数据都在集中爆发,chatGPT算法就可以在这个聚焦模式下高效进化,用户和数据就是滋养它的养分。

chatGPT不像其他AI产品要与用户进行各种互动探索,以寻找持续提高用户活跃度的出路,而且暂时也不需要承担商业压力而推出广告,降低体验,在迭代发展上便势如破竹。

理论上,不同大公司的AI工程师,以及不同大学的AI大牛,其水平不会有显著差异,这是AI领域的开放性决定的。ChatGPT只是让用户从单领域体验到的“AI冲击”,变成了多领域的“AI冲击”,加深了冲击力。ChatGPT团队和一线搜索引擎团队,在算法模型和产品能力上不会有显著差异,这也是谷歌,百度等公司可以快速推出竞品的原因。

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

当我们谈论,普通人的工作是否会被冲击时,首先要思考,买单的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

消费者并不缺乏信息和内容,这早就是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无数的信息千方百计得被推送给用户(信息消费者)眼前,早就让用户心智过载了。

消费者需要的是简单的解决-答案

如果这个答案是精准的(唯一),那chatGPT绝对不会比搜索引擎类的产品结果更好,也就毫无革新可言。毕竟搜索引擎是常年专业干这个的,最多就是塞得广告多了导致体验不佳,这个是可以改进的。

所以,chatGPT能影响的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解决。这种问题可能的答案是海量的,好不好见仁见智。虽然提供解决方案的工程师团队可以在后台设置一大批评价指标,但是对用户而言,评价答案好坏依然是感觉。

好,既然chatGPT要从海量候选答案中给用户挑选出最佳答案,而它的算法工程师也没有三头六臂,超越同行,那么可以判断,chatGPT并不是革命性的平台解决方案,更多是产品体验引爆了普通人阶层。

消费者为啥要接受你的答案

进一步思考,面对不同算法产品对于同一个问题给出的答案,甚至同一个算法产品每次给的答案也不同,消费者会接受么?

理论上,消费者会进入选择困难的纠结状态,或者对机器不信任的状态。

算法对我(用户)是个黑匣子。这个回答引擎背后的公司,会不会夹带私货?它会不会被人为训练出了提高公司收益的答案,或者让我接受某个政治倾向的答案。

事实上,持有不同立场的用户,从不同角度询问产品,是有可能得到不一致答案的。

当新一代的AI问答引擎普及,我们就会发现,消费者得到的答案本身不值钱,因为太容易获取,成本极低,还不唯一,供应大于需求。

近期,我在知乎上看到,不少问题的答案,似乎是利用“chatGPT”的结果提交的,这类答案很容易得到其他读者的讽刺和自动过滤。“答案”并不是越多越好。

那么,消费者愿意成为你的产品的忠实用户,只能是出于信任,信任产品背后的团队-工程师或者运营人员。客户的信任就会形成商业实体的心智定位。(聊聊定位-如何占领用户心智)没有信任,海量的AI生产信息会被用户当成垃圾从心里自动屏蔽。

一个标榜人类大同的AI服务产品,是没有商业投资价值的,因为AI生产的信息不值钱,产生答案的被信任度才值钱

AI服务产品的爆发必然导致强监管

chatGPT的爆火,必然带动所有有AI能力的公司蜂拥而至,各种内容产出让用户应接不暇。海量服务内容的千奇百怪,必然加剧了不信任感,包括个人和厂家之间,不同厂家之间,不同价值观派别之间,不同道德观点之间,不同信仰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机器的自动回答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一旦言辞有缺失,就是个舆论公关事件。

因此,对AI服务内容的法规也必然越来越健全和严格,防止AI大企业搜集用户隐私,在结果中夹带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的私货,禁止体现各种歧视结果,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冒犯。

AI产品的一个特征就是,没法制约用户问什么问题,用户可能把AI产品的回答当成企业的“别有用心”,甚至以“钓鱼执法”和“公开羞辱”为乐。

AI法规的出台,是为了解决线上事故的责任归属问题。非AI产品,产品输出结果和开发者意图高度一致,责任很容易判断。而AI产品输出内容有一定的非预见性,带来负面结果时,开发者可能有充分的免责理由。新法规就是要事先界定责任范围。

企业承受不了负面输出结果的舆论和法律处罚,必然付出巨大的成本进行模型训练和结果治理。

普通人的进击-价值观和一致性

chatGPT是一个有着优秀体验的AI产品,但本质上和早期的搜索引擎没有什么不同,普通人的工作,总会被科技改变的,以前会,现在也会,那就不算是冲击,而是一个常识:普通人应顺趋势而动,新的机会就会借助新工具的高效率而出现。

普通人如何在AI加速发展的科技变化时代不受冲击,甚至更上一层楼呢?除了积极学习,更重要的,是本文中强调的,体现人的价值观和一致性。

既然内容泛滥,获取成本低到零,那么,取得用户的信任才是这类AI产品的关键,而用户通常是倾向于特定价值观的内容产出,背后有团队或个人的IP背书,这是很多行业证明过的规律。

AI产品爆发的未来,企业依然会大量雇佣坚持价值观的“普通”员工,因为AI生成的内容有高度的弹性,需要人工训练和调教。

基于同样的价值观,输出的结果就要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对同一个问题,有完全相反的价值结论,必然导致产品成为用户调侃的笑料,伤害产品口碑。随着AI产品的爆发,这个一致性的治理难度也是指数及提升,也需要大量“普通员工”去挖掘和验证。

个人创业者也是如此。AI解答的获取成本极低,但是每个个体IP的输出是有价值观的,有前后一致的个性化特征,吸引特定的粉丝群体,提供独一无二的情绪价值。普通的“个人创作者”可以基于工具的高效输出,基于自己一贯的价值观和喜好,来筛选结果并改造结果,最终呈现给用户。用户也因为有确定的“价值观”和稳定的人格化(一致性),而对服务产品产生信任感。

有读者可能会质疑,个体的独一无二是可以被AI量化和复制的,让AI发展出千人千面的服务能力就好了呀。我认为不会,从法规建立来看就是要阻止AI公司对个体独有信息的保存和商业挖掘,从个人意愿来说,大多数人也不愿意自己的个性化数据库被机器复制和商业使用,其后果细思极恐。另外,面对几乎零成本的AI拟人服务,和真实的人提供服务,后者总是有庞大需求的,市场价码也更高。人和人的互动无可取代,人永远有和真实的同类交流的愿望,尽管会遇到各种偏见和谬误。

从生产力来说,先进AI工具提供的是生产力数值后面的“0”,而普通人是这个数值前面的“1”,只有方向明确,自我担责,这个生产力才能持续产生价值。企业不会给AI支付工资,但是会给担责的人支付工资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zMzI3NDYzNw==&mid=2247484223&idx=1&sn=6b461a18a92113873e3175f14a6e4db4&chksm=c24fb65df5383f4b99ad00e74a8a98eaad938b24e954549fb711decf6048fcc4380724f8064a#rd

《无测试组织-测试团队的敏捷转型》主题探讨。从打造测试的组织敏捷,到敏捷测试技术的丰富实践,从一线团队的视角来聊聊我们是怎么做的。面向未来,拥抱敏捷原则,走向高效能组织。

81 篇文章
浏览 14.9K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