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各阶段缺陷检出密度的统计分析案例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
扫码关注公众号

某企业通过收集10个项目的历史度量数据,分析了5个阶段的缺陷密度,包括需求评审、设计评审、代码评审、测试发现以及交付后3个月内的缺陷密度,并且以缺陷数/KLOC为单位进行统一计量。
通过箱线图分析,观察到第10个项目在代码评审、系统测试、交付后的缺陷密度中均为离群点,该项目由公司精英团队开发,前期缺陷多但交付后缺陷少,表明该项目的交付质量高,应吸取其成功经验。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该项目数据不具有普遍代表性,故从分析中剔除。
分析显示,代码评审阶段发现的缺陷最多,且离散程度大,表明该阶段的稳定性较差,需要优先改进。箱线图中的下半部分离散度大,暗示应从这些项目中识别问题并进行改善。而交付后缺陷的数量最少,分布也相对稳定。
对剩余9个项目的累计缺陷密度进行Gompertz拟合表明,随阶段的推进,平均累计缺陷密度逐渐增加,从需求评审的0.456至交付后的4.117。
对各阶段缺陷检出密度与交付缺陷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间存在弱相关性。但是由于样本数据较少,分析的可靠性不高,需要积累更多数据后进行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
扫码关注公众号

麦哲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敏捷性能合弄模型评估师 认证的Scrum Master 认证的大规模敏捷顾问SPC CMMI高成熟度主任评估师 COSMIC MPC,IAC 成员,中国分部主席
425 篇文章
浏览 230.6K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的其他文章
商务目标、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
在最新发布的CMMI-DEV 1.3版本中,将原来的OID过程域进化为了OPM过程域,强调了组织商务目标的管理。由此将原来在1.1,1.2版本中并不是显示处理的商务目标管理提到了一个高度上来。在模型中多处提到了商务目标、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这2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根据模型中的描述,整理归纳如下:1 什么是商务目标? 组织的高层经理定义的用来确保组织能够永续经营并增加其利润、市场份额、以及影响组织成功的其他因子的目标。 2 商业目标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 改善产品质量
我说CMMI2.0之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不是通过测试去发现缺陷,而是通过专家阅读文档、代码发现缺陷,是在实现之前发现缺陷的最有效手段。同行评审这个PA是从VER中剥离出来的,原来1.3版本的VER与VAL合并成了VV PA,让熟悉最早的SW-CMM.1.1的从业者感受到了复古之风。这个PA的实践描述通俗易懂,最好理解。但是,很多公司做了同行评审,效果不好。我之前写过多篇博客讲解同行评审如何做的问题,分别列举到对应的...
漫谈敏捷方法中的信任
在实施敏捷的方法中需要组织建立信任的文化,即管理者信任项目组,可以放手让项目组去做事情。 人对其他人都是有信任关系的。你走在大街上,你不会认为你看到的任何人会过来刺杀你,否则你就会穿着一身盔甲上路了,这就是一种信任。 人对其他人的信任都不是无底线的。比如,当有人过来找你问路,找你推销商品时,你可能就避而远之,这就是一种不信任。 无约束的信任只可能是一些短期的、不重要的小事。
Infosys公司过程改进的18条经验
Infosys公司过程改进的18条经验 1 设定明确的过程改进目标,每次改进的周期不宜太长。 2 保持过程定义的简单性,使过程定义易于为项目经理、开发人员等所接受。 3 尽可能减少过程定义的变更次数。 4 基于企业的实践定义过程,使过程易于接受并减少培训、部署的工作量。 5 过程改进视同为一个项目,有明确的项目计划。 6 为每个项目组配备质量顾问,质量顾问为EPG成员,负责手把手指导项目组按体系执
迭代回顾会议咨询记录
每次敏捷迭代都是一次PDCA循环, 迭代的回顾会议则是其中的A(adjust),不断的复盘总结可以帮助项目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使团队形成一个自学习的组织。 近日我旁观了一个敏捷项目组的迭代回顾会议,项目组成员对本次迭代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我作为外部顾问旁观了整个过程,并对项目组中存在的问题,本次回归会议的优缺点进行了点评,咨询记录如下: ...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PMO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上线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