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在估算时为什么要分解估算对象?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
扫码关注公众号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精确估算规模与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许多项目经理在估算时常常不对被估算对象进行拆分,导致估算出现较大偏差。例如,一个模块估计有1万行代码,若以10%的标准差进行估算,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实际代码行数可能落在7000到13000行之间的概率为89%。若偏差率符合正态分布,则该概率升高到99.73%。
相对地,如果将模块细拆分为50个小程序,每个程序约200行代码,保持10%的标准差不变,通过计算可知,实际代码行数的区间为(9576,10424),精度更高。对比两个估算区间:
- (7000,13000)
- (9576,10424)
显而易见,细拆分后的估算结果更为精确,所以在进行估算时应该尽可能细化估算对象。
此外,可使用水晶球软件模拟估算结果,以直观比较细拆分与未拆分的差异。模拟假设两种方法均估算出1万行代码,模拟1000次实际结果显示,在未细拆分情况下,实际代码行数落在区间(9576,10424)的概率仅为34.97%,而细拆分后,这一概率大幅提升至99.81%。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
扫码关注公众号

麦哲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敏捷性能合弄模型评估师 认证的Scrum Master 认证的大规模敏捷顾问SPC CMMI高成熟度主任评估师 COSMIC MPC,IAC 成员,中国分部主席
425 篇文章
浏览 207K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的其他文章
迭代总结会议的旁观感想
初创团队,迭代总结会议以后,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呢?
公司级项目管理例会的汇报内容
很多公司有部门级或公司级的项目管理例会,一般会安排各个项目的项目经理给部门经理与公司的高层进行汇报,笔者曾经旁观过多家企业的项目管理例会,总结了如下的项目经理汇报要点:1 项目总体进展 (1) 到目前为止项目的工期已经进展到什么程度了?例如日历工期是100天,当前进展到了第30天,则工期已经过去了30%。 (2) 到目前为止任务完成情况如何?例如有100个任务,当前完成了50个,则任务完成百分
僧?道?水生!水稻!
水生
2007年的夏天我去厦门售前,早晨到酒店的餐厅吃饭,刚进餐厅,见一老一少两个穿黄色僧袍的和尚坐在里面吃饭,老和尚慈眉善目,看到我,像我微笑致意,我也点头还礼,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很有佛缘的人,所以心里想,大概老和尚看我面善,所以和我打招呼吧,自我感觉甚好。在自助取餐的过程中,老和尚频频向我致意。
早餐吃完,经过两位的位置时,老和尚招手叫住了我,说要聊聊,我没有拒绝。坐下后,老和尚说是到福建什么一个出名的名寺开什么法会,看我有缘,和我聊聊,还送我一个开光的佛像,给了我名片,
敏捷与规范的杂论
有几家客户在导入敏捷的方法,有些做的很好,很见实效,有些则仍在门外徘徊,形似而神非。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理解敏捷思想的精髓,存在对敏捷方法的误解。敏捷方法与规范方法都是为了按时、保质、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需求,殊途同归,目的相同,实现的方法不同。规范方法的管理假设是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为了降低犯错的概率,事先定义了严格的过程,通过遵循规范的过程可以降低犯错的概率,如何确保按过程执行了呢?需要QA进行检查
案例:建立工作量分布过程性能基线
某应用软件开发公司积累了最近3年的29个项目的工作量分布历史数据,试图建立工作量分布的过程性能基线。在该公司内对项目从3个维度做了项目分类:规模:大,中,小;开发方法:全新开发,修改;类型:常规,紧急,优化,外包。 原始数据如下表: 对工作量分布的数据与项目类型做了方差分析,发现:对这些原始数据采用箱线图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到如下的结论: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PMO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上线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