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再论:是否一定要做规模估计?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
扫码关注公众号

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在进行估计时记录中间步骤的重要性。在2009年1月1日,根据张三的外观,估计者给出了张三75公斤的体重估计。这个估计考虑了张三的身高、胖瘦程度和结实程度。而在2009年2月1日,估计者再次估计张三体重为70公斤,略有不同。这种差异的出现,如果没有记录之前的中间步骤,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一个月之内估计的结果会有显著差别。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工作量、成本和进度的估计。估计者可能会根据任务的复杂性和输出多少来决定需要的工作量,例如10人天。这些被认为是任务的固有属性,应当被记录下来,以此作为估计工作量的基础,满足CMMI PP PA sp1.2的要求。
文章进一步提出,即使可以不估计规模直接估计工作量,但在脑海中我们往往还是会先考虑任务的规模或复杂程度。这是因为这些属性是相对稳定的,可以用作估算其他变化因素的基础。文章最后提到,即使没有记录稳定因子而只记录了估计的最终结果,这种敏捷的方法也是可行的,但它强调了记录中间步骤的价值,以便于理解估计结果的变化。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
扫码关注公众号

麦哲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敏捷性能合弄模型评估师 认证的Scrum Master 认证的大规模敏捷顾问SPC CMMI高成熟度主任评估师 COSMIC MPC,IAC 成员,中国分部主席
425 篇文章
浏览 216K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的其他文章
在CMMI推广过程中EPG常犯的错误
1对模型研究不够深入模型是多年软件工程经验的总结,里面的每一句话,每个例子都不是随便写上去的,都有其内在的含义在里面,需要仔细琢磨, 仔细体会。作为EPG的成员,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要去读模型,在模型中查找答案。市面上所有翻译的中文资料都不准确,所以要去读模型原文,以 免以讹传讹。在读不懂的地方应该去读SW-CMM与SE-CMM,从那里获取类似的描述,如果还读不懂,可以去网络上搜索资料,
我说CMMI 2.0 之 配置管理
和CMMI1.3相比,CMMI2.0中配置管理的实践基本没有变化。CMMI DEV 2.0 的20个PA中,CM是唯一一个没有3级实践的PA。基本概念这个PA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比较多,我们挑选部分基本概念,做通俗解释:配置管理:通过配置标识、版本控制、版本管理、基线管理和配置审计来管理工作产品的完整性。配置项:配置管理的对象,包括各种文档资料,代码等工作产品。包括:给客户的交付...
测试投入度量元的选择
很多项目在讨论测试是否可以结束的时候,往往是只关注了测试发现的缺陷有多少?缺陷的严重级别分布如何?测试发现的缺陷关闭情况如何?而忽略了一个前提,即测试的投入是否充分? 如何量化测试的投入呢?我们可以从测试用例的密度,测试投入的工作量,测试的工期,测试的人数等多个方面来度量测试的投入,可以参见图一中候选的测试投入的度量元。 图一:测试投入与产出的候选度量元 哪个度量元更合适呢?如何判
对愚公移山的反思
愚公移山的故事从小就学过,故事原文如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
流程为什么重要?
目前流行的管理模型都是以流程为核心的,为什么呢?请看如下的实际案例。 麦哲思科技经常给客户EMS寄送合同、发票、其他资料,最初总是由飞康达公司承运,飞康达公司的邮费比较便宜。 有一次从北京寄送资料到深圳客户F,深圳大雨,恰好客户的办公环境手机信号不好,飞康达公司以联系不到客户为由,退回了资料,重新快递,成功。 此时麦哲思公司的另外一个客户从深圳寄送招标书过来,2天内就寄送到了,服务比较专业,于是麦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PMO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上线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