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创作,一种很高级的内在力量

80 2024-02-24

前几天融PM管理社群的徐老师告诉我,群里很多同学对于我能持续输出原创文章的动力感兴趣,问我怎么做到的。我的回复是:写文章的第一动力还是源于热爱,我希望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以及实践记录下来,对外输出我能获得反馈和认同感,而且这个过程里我能感受到自己是不断成长的。

前天看完了一本书《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里面正好提到了创作这个动作背后所蕴藏的巨大力量。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很少有人能主动意识到,创造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或产品”和在现实生活中孕育自己的孩子其实是一回事。孩子是生理上的基因原创,而作品是精神上的思想原创,这就是人生幸福的两大本源。它们的核心都在于创造,不同的是,孩子会逐渐有自己的意志,也会渐渐与父母分离,而影响力则会伴你终生。

借着这个话题,聊聊我对于写作这件事的理解,以及创作对我个人成长带来的巨大驱动力量。

写作的初衷,是热爱

最开始决定写文章,其实就是很朴素的一个想法,我要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其实这个初衷和以前上学时候记课堂笔记划考试要点一样,担心自己忘记,担心自己需要的时候无法快速找到对应的知识点。
最初知识笔记式的记录,完全不考虑排版和内容结构,完全是学到哪里记到哪里,比较杂乱。由于工作原因日常需要写很多技术方案和文档,逐渐将这种严谨的方法应用到了知识笔记中。内容开始有了条理,排版和结构越发清晰,可读性自然而然变得更好。
后来在某个契机的引导下,决定将整理的知识笔记发布到博客网站。刚开始其实很担心写的不好误导他人,后来发现有点高看自己,就索性按照自己的想法,只需要做好记录整理,发布即可。
时间久了,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写技术文档的效率越来越高,同时也受到了部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这种认可和自我感受到的效率提升又反馈到了我写技术文章上,让我对这件事有了更多的主动,也开始喜欢上做这件事。
现在回头看,这个过程最大的收获就是冥冥中契合了学习(输入)实践总结(输出)这个公式。当然唯一的区别是,很多人是用输出倒逼输入,我反而是主动的输入输出。

写作的过程,收获认可

技术文章写的多了,自然而然有了一些关注和阅读量,有时候写的文章正好帮助读者解决了困扰他的问题,最初收到读者的评论和留言,那种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
通过工作我可以获得物质收入满足生存需求;工作中输出的技术方案受到了同事和领导认可,让我获得了一定的归属感;在网上发布的技术文章帮助了他人,除了获得认同之外,我自己也拥有了成就感(这其实就是自信的建立过程)。
这种输出方式其实可以看作一种复利。我们都知道复利的作用有多强大,一次输出可能会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引用,然后反馈给我更多的认可,以及新的问题。
我开始尝试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去思考并尝试解决读者提出的问题。这个过程逼迫我快速的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考实践的能力,通过输出文章解决问题,我又获得了新的认同和反馈,最终达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

现在,写作是内在的自驱力

随着持续的写作输出,关注我的人越来越多,在软件测试这个细分领域,我开始在小范围有了一定知名度。开始有技术沙龙邀请我去分享一些技术实践案例,有知识付费平台找我合作推广技术课程,偶尔我的文章也能收到读者的打赏。
物质上的收入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开始意识到这个输出分享的动作,让我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用自媒体运营的话术来说就是个人IP。
个人IP其实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我个人认为主要有这几点:首先是在本职工作之外开辟了新的收入渠道;其次是这种正向反馈为职场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性便利;最后则是创作文章的过程,我个人习得了很多好的习惯。
我开始主动学习很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尝试解决更大范围更复杂的问题,复盘遇到的问题并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进行分享,这个过程获得的反馈驱使我保持好奇心和头脑开放,去了解更多我所不了解的领域。

文章开头引用的那段话中,提到了创作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力。
我现在的理解是:相比于创作带来的“利他”所收获的外界影响力,这种对自我内在的积极影响,才是创作最大的力量






如果喜欢我文章,点赞、关注、在看三连走起。
如果想阅读更多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DAwMjM1NQ==&mid=2247487624&idx=1&sn=778dde862307f7b7a62fb976ce2d6560&chksm=ce7158d4f906d1c205b53986439576f7b204f4fb44117285237054d7401080062206e73d788d#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