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你的组织有“深井病”吗?

321 2023-07-2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大家好,我是老卡。

初闻“深井病”这个词是在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的《赋能》一书中。当然了,“深井病”并不是网上骂街的“神经病”或者“蛇精病”。“深井病”真的是一种病,是一种在企业和组织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

01

什么是“深井病”?

先看看上面这张图,是不是再熟悉不过了吧,这不就是大多数企业的组织机构图嘛?

所谓“深井病”就是组织在发展或者扩大的过程中,会发现组织里不同职能部门的人都生活在一个又一个深深的井里。

每个深深的井里的人互相之间都不怎么联络,或者互相之间都不认识,联络都非常少,见了面也是吵架,扯皮、互相争资源、互相争表现。

部门墙非常厚,因为他们的眼光都只盯着井上面的那个人,只有上面的领导能够指挥底下这些井里的人。

樊登曾经讲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在网上会看到很多城市,比如说有的城市一下大雪,大家发现瘫痪了,为什么呢?

因为所有人都习惯了等领导的指挥,领导没有指挥说大家要铲雪,或者要洒除雪剂,所以就没有人做这样的事情。

追问下去会发现,因为市里领导没有下命令和发文件下来,这就是我们说的深井病的问题。

再比如说,在某次会议上,谈到一个一直以来的惯用做法时,相对应的负责人员阐述了做事的逻辑,并且表达了这个事情应该由该部门承担。

此时,该部门领导突然跳出来说这个事情不应该由其承担,巴拉巴拉一堆,欲将此事推出去,由于自己领导发话了,此后那个具体负责人员就再没说过话。

就这样整个会议围绕这个事情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吵得不可开交,并且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最终草草收场。

以下现象都是“深井病”的具体体现:

1、正常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工作层面不敢直接执行,需要来回与部门领导沟通确认;

2、作业思维,任何工作布置下去,只有临到时间节点才会有反馈,效率低下;

3、表面上各部门各司其职,但一旦有权责不明确的事情,都是互相扯皮,没人愿意承担责任;

4、各业务部门不愿意把问题主动报告给项目经理,担心处理不当受到所在部门领导责备;

5、上级领导只负责发号模糊性施令,期望下属能够意会领导意图,但员工却不明所以,上级没有主动跟进,员工也不会就疑惑刨根问底,最后花时间精力做的全是无用功;

6、需要跨部门协作的工作,在合作过程中很难推进,各部门没有责任担当,大部分决策需要上升至管理层。

 02

怎样缓解“深井病”?

1、 信息互通,统一目标

对于大多数企业和组织来说,都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或者说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对信息的垄断。

我们经常会有那种关起门来开会的欲望,这是管理层知道的事,管理层需要知道,这个执行层面或者普通员工不需要知道。

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是,需要你知道的时候,我会告诉你。或者含糊的扔一堆烟雾弹,给你绕圈子,理不理解全靠“悟性”。

就像电视剧一样,组织就是永远都是讳莫如深的,底下的人就只负责抓人干活,但是有时候都被当成了棋子,然后牺牲掉。

上级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底下也不知道,甚至上级这个错误的决策对他自己也明显不利,但是因为他没有获得足够的信息,所以他就做了这样一个决策,这就叫作对信息的垄断。

因此,企业和组织需要能够做到信息及时共享,执行层非常清楚管理层的战略意图,员工清楚的知道领导的想法和要求,组织上下对齐目标,能够有效打破各层级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

2、 优化结构,组织转型

组织形态能够一定程度上决定组织“深井病”的病情是否严重。

职能型组织相对来说“深井病”病情最严重的组织形态。在企业里具体表现为,管理层由上至下层层递进,各个部门各自管理,各自独立。

这样的结果是产品部门不懂客户,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销售部门不了解产品部门的设计理念,在营销策划方面不懂得展现产品的特点,财务部门为了控制预算不愿意批准经费,质量部门不懂设计逻辑,质量保障环节相互指责推诿,整个团队变得七零八落,无法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

除了职能型组织外,常见的形态还有项目型和矩阵型,这三种组织形态的优缺点对比如下。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进行优化,向矩阵型组织和项目型组织转型的原因。

3、 团队建设,文化先行

企业之所以会造成“深井”局面,很多时候就是缺少团队建设,缺乏组织文化。部门之间、团队之间不互通,每个团队都在自己的小格子里,你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时间一长深井越挖越深。

举个栗子,我们在研发新产品的时候,习惯性先找产品设计部门,设计出来后交给试验和质量部门进行验收,然后给到销售部门去进行营销,这样做其实是缺乏互通的。

如果我们能在每个部门各挑一个精英组成一个小组,一起去开发一个新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互相协商。而他们共同目的就是研发一个新产品,并且卖出去,卖好它。

与销售相比产品更擅长设计,与产品相比销售更擅长与客户打交道,他们互相沟通信息,产品能根据质量和销售甚至客户反馈去改进产品,销售也能理解研发和设计的理念,在营销环节有针对性地推广产品的特点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即使大家的职能不一样,却因为文化相同,目标一致,最终能够打造出一款好的产品。

如今,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它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斗志,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直接从管理核心切入,由管理者团队引领并身体力行,光嘴上重视是不够的。企业也会由于企业文化的管理而获得管理者素质的提升、核心员工保有率的提高、品牌价值提升、竞争优势保持等高价值回报。

4、 向下赋能,不做英雄 

什么是赋能?顾名思义,就是为谁或某个主体赋予某种能力和能量。它最早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旨在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

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管理学,其理论内涵是企业由上而下地释放权力,尤其是员工们自主工作的权力,从而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驱动企业组织扁平化,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

为什么很多领导不赋能?原因是大量的领导都抵制不了控制的诱惑,我们太想控制了。不敢放手,怕员工出乱子,不肯放手,怕失去企业竞争力。

这个时代,我们已经不需要英雄式的领导,权力和重要信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等待某天可以拯救地球,希望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带领企业走向辉煌。

我们现在需要领导向下赋能,把员工视作有生命体的植物,他能够自己成长。领导者所需要做的就是组织环境的缔造者,维护一个良好的共同目标、共享信息、相互信赖的氛围。

03

写在最后

我认为“深井病”这个病很难治愈,所以我这里用的词是“缓解”。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这个病是由上层建筑所决定的。

“深井病”是否能根治,关键看井上的人。

在当今这个VUCA时代,企业和组织要敢于打破“深井”,治疗内部的“深井病”,让团队更有灵活性,让员工也有主人翁意识,才能使企业走的更远。

END

编辑 | 卡梅隆

来源 | 老卡摇项目

头图 Marster

欢迎添加|卡梅隆

一个汽车行业项目管理

从业者的只言片语。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MDMyNjcwOQ==&mid=2247483986&idx=1&sn=05957ad70144d78c0c8f3e7de1529b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