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度量系列①:度量前需要搞明白的事儿

317 2023-08-23

最近“度量”又火了,可能是因为精细化管理的声音越来越高,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阶段后产生的必然的诉求。从最开始野蛮生长,蓝海变红海,当竞争增多了,增效变得越来越难,只能不断“降本”。对于降低成本这件事来说,野路子就是裁员(当然这不绝对,虽然这是肉眼可见的见效快),文明和高级的做法就是更精细化的组织管理,即通过去掉那些臃肿的运行机构或者繁冗的流程手续,提升人员能力,聚焦核心业务,提升协作效率。

精细化管理

想要精细化管理,必然要经历四个阶段:标准化、线上化、数据化、度量化。其实很好理解,想要更精准的“看到”哪里有问题需要过程改进,需要全面的了解自己,就得借助系统和工具,最终通过数据分析辅助管理决策落地。所以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这四化的内涵如下:

四化

标准化:通过定义拉齐认知,定位一致,共识思想、语言、行动逻辑和协同内容有序的过程。

线上化:通过线上化系统,将定义元素和关键节点(尤其评审)和流转逻辑在线上实现,形成系统语言和数据的过程。

数据化:通过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关键数据抓取,找到能代表管理需求的数据项,再结合数据口径的定义获取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

度量化:通过明确度量目标、建立度量方案,实施度量并且按照度量结果完成过程改进的过程。

所以,要达成度量之前,还有很多需要完成的事情。其实在具体的实践中,这四化并非能严格按照前后顺序进行,也并非一定要按部就班,所以接下来我们按照更容易理解的逻辑,聊聊度量前要做好的基础工作,主要是:目的,定义,标准,工具。

01 目的

首先来说说目的,这是想要开展度量前最需要澄清的一件事儿。很多企业和人员在做这件事时并没有想的很清楚,走一步看一步,结果一会成本超支了人就干走了(因为度量本身属于精细化经营管理的范畴,短时间难以看到成效)。或者就是一下子立意太高,导致当前的管理工具和数据水平跟不上,这些做法都大概率会失败。所以好的做法是,先在内部做出详细的调研,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拉齐目标。

自下而上:通过看到当前组织的现状、核心痛点以及最急切的管理诉求,找到最需要优先改进的点;结合当前组织内的管理工具现状和数据准确度,规划初步的思路。

自上而下:通过BA和PMO的角色的加持,能直接与分管区域的高层领导进行对话,了解到高层级的需求,和一些隐性的信息(比如投资侧重点调整,被放弃的业务线就不存在继续被度量的意义了)。这一点也是想说明一件事儿,就是大家可能默认高层领导的出发点一定是业绩增长或者团队提效,其实并不尽然,也不排除“政绩工程”的事情存在,但我们又“身不由己”,所以做事情的时候尽可能灵活调整自己的做法,更好适应组织才是硬道理。

想要明确好度量的目的,需要在内部拉通以下的共识:

①  度量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大家都有明确的感知吗?这个问题是为了分辨问题的真伪,聚力在最优先需要解决的场景上。

②  度量这件事成本很高,需要花费时间、精力,还得做好定义和标准化的一些基础性工作,甚至还得对系统进行改造(比如那些非真实的业务系统,只是线上电子化表格),短时间内不一定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这些限制因素在内部是否能达成共识。这个问题是了解组织的管理认知水平,如果与执行者相差较远,那需要格外关注且不断“洗脑”,力出一孔,最终才能利出一孔。

③  度量后的产物,是数据和数据结论,这只是从数据层面得出的理想化结论,任何建模的过程都存在简化实际因素的情况,因此结论也会天然与现实情况有一定的偏差。那么,我们针对数据结论做出的改进,就有可能并非有益于绩效提升,只能是较大概率而不绝对。这个问题是需要提醒管理者们,应该就事论事,多用辨证角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应不断更新度量技术,以及不断提升工具水平。

最后,好的目的和目标应该具备以下的特点:聚焦在特定的问题,比如通过度量改进非重点项目的工时占比,且当前的系统能够支持提供相应的数据。另外具备一定的容错空间和标准建立,比如先试运行3个月,再结合运行数据去定义组织能够接受的占比比例。

02 定义

与上下搞清楚了度量的指标外,接下来马不停蹄需要做一件事:定义。定义的本质是在组织内拉通语言,这里不是说互联网黑话,而是明确每一个元素的定义和表述范围,让大家能够理解一致。这里的定义分为两部分理解,一个是数据口径,一个是管理分层。

数据口径,就是明确数据源的一致性,这里是对能够产生数据的项点的精准定义。比如项目,PMI的定义是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临时性工作。组织内想要对齐项目的定义,一定不能直接拿来用,因为PMI只描述了项目的客观含义,没有赋予管理抓手,除此外应该增加的描述为,由xxx识别确认的,或者按照某种确定格式编写并通过评审的才算是我们要管理或者“度量”的项目。这就为项目的产生找到了依据。

再比如,做工时的度量时,我们得规定这里的工时是每个员工在系统规定的时间内,主动按照分类上报的工作时长,而并非你每天打卡的时间段。你说你今天加班了4小时,但忘记了打卡,或者没有在系统提交,那很抱歉,你被度量的工时可能是为0 。

接着是管理的分层,是对数据更精细化的筛选。比如项目的度量,我们不可能所有项目度量都做,而是挑选最重要、优先级最高的项目,看绩效达成情况,又或者看不那么重要项目的工时投入,这里的重要性与否是个相对的概念,需要在定义上进行分层,比如规定项目的ABC不同的级别,这些也是后面度量实施的基础。

综上,度量前一定要完成定义部分的内容,可以专门形成白皮书,明确描述各种能够产生数据和需要关注到的事项。如果是项目类的度量,需要明确项目、生命周期、立项、结项等各种数据项点(比如立项时间、结项时间、计划开始时间、计划结束时间、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这里不一一列举,最多可能有几百个定义之多。

别嫌麻烦,前面干的越多,后面就越轻松。(鲁豫:真的吗?我不信)

03 标准

这里的标准有两层含义。一是标准化,在明确了定义后,我们需要明确每个关键的管理环节下标准的工作流,比如立项流程,拆解为立项申请、立项评审、立项通知等。每个环节有明确的动作、准入和准出的标准,这些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项目管理体系或者标准规范,有了这些内容的确认,大家能够按照步骤有节奏和有序的开展工作,已经能够尽可能实现提效了。此时我们如果再去做度量,比如提升项目立项周期,就可以通过评估立项每个环节具体花费的时间长度,再去看能够并行的工作,或者缩短某个环节的时间。

另一个是度量的基准,我们总说要降本增效,要过程改进,那么降到什么程度,或者优化到什么程度才是我们能够做到,也能被接受的呢?总不可能无限制降本降为0,这就是稻盛和夫老人家来了也无能为力。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并结合同行业的做法,或者最佳实践的推理,总结出这个建议值。这个数一般是无法拍脑袋的,哪怕好像很多企业都是这么做的。

04 工具

度量并非全然依赖线上化系统,但是,没有系统的公司做度量的可能性不高,毕竟系统化是度量的基础。度量的本质是数据分析,所以得需要借助系统拿到“数据”,再结合数据进行分析,所以工具包含两方面:数据工具,和分析工具。

数据工具包括项目管理系统、OA系统、CRM系统、业务系统等,还有一些无法上系统的数据,如某应急事件的数据,随访的客户满意度等。但不管是否上系统,需要保障数据真实、有效,能够反映客观事实,而不是为了度量“造出来”的。

分析工具包括很多,这里得看数据体量和要展示的数据效果。线上有数据分析系统,个人可以使用excel、power BI 等工具,都很好用。有了数据以后还主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但就不再这里详细介绍了,大家可以期待下度量的后续系列,会在具体度量实施的环节补充这部分内容。

好啦,这就是度量的第一篇,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不那么容易的事儿,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夯实基础才能真正发挥度量的价值。以上是一点浅浅的铺垫,希望给有度量需求的酱友们一些启发~~精细化管理之路不容易,坚持下去,就会有好的结果,加油啦~

更文:酱

头图:Master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ExNTc4MQ==&mid=2247484871&idx=1&sn=52d31efcd601560554a7f64d2ef3401c&chksm=ce0d876df97a0e7b088ba1e12816b1da926e48cd91d166d33db2dc5e679d60486c02fea9c55c#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