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当我们讨论“平台”,我们在说什么

212 2023-08-19
本文通过一些词语解释的方式进入这个话题,这些词,在各种资料里说法不尽相同,我加上自己的理解表达如下:

管道 vs 平台
管道是线性的业务模式,基本模式是上游原材料进来,"厂家"加工处理一下,卖给下游购买者,自工业革命时代起,大多数公司都是管道。
今天我们说的平台,通常是一个信息传递的网络,而追溯过往,人类已经创造过交通运输网来传递物质,电网来传递能源,它们有很多特性是类似的。
平台要连结至少两边(加底色的词后面会解释)的用户,处理好多种网络效应,促进用户与价值单元互动不断优化过滤器从而让多边的用户通过平台发生(广义的)交易。

价值单元
平台上,用户可交换的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抖音的短视频;ins上的一张照片;招聘平台上的一份简历、一个职位;电商平台里的一个商品。价值单元可以在平台内流动,也可以体外循环(是一种很重要的拉新促活手段,如把拼多多的待拼商品发到微信里)。

互动与流动性
用户发起的,与价值单元的互动行为,这种行为需要是可持续的。比如美团上的点餐、滴滴上的叫车、抖音里点小红心、B站上一键三连。
我们可以借用金融行业里“流动性”的概念来衡量互动行为(也是一种广义的交易)的多少,这是平台早期的关键成功指标,比如闲鱼,早期有一个指标是关于"卖家发布商品后,特定时间内被询盘的比例"。

平台的边
边,即某一种相似的用户群体。平台的某些参与者是否为边,牵涉到平台的开放/封闭程度,如果封闭到一定程度,则不被视为一边,而被视为平台自身的一部分,或者叫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
简单的原则:只要平台与该群体的关系是通过“中立规则”被纳入生态圈——无论该审核体系多么严格——我们都可以称其为开放的“边”。
举例:iOS对比Android,iOS的硬件制造商不算一边,而Android的手机终端厂商算一边,iOS虽然对软件开发者的审核大大严格于Android,但也依然是一边。

开放 vs 封闭
顺着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开放或封闭各有利弊,它们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个连续的光谱,是在丰富度与质量之间的权衡。常见的做法是先倾向于封闭,自己给未来的参与者打样,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开放。

网络效应
可以从两个维度细分:正向 vs 负向,同边 vs 跨边。
以上两两结合,可以有四种网络效应,即:正向同边网络效应、负向同边网络效应、正向跨边网络效应、负向跨边网络效应。
正向同边网络效应:即梅特卡夫效应,是一个供需同体的网络,比如典型的通用社交网络,每一个节点都会收发信息,既是信息的需求方,也是供给者,网络价值与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
负向同边网络效应:同边的参与者存在竞争关系,如打车场景,太多的乘客会削弱每个乘客在网络中可以获得的价值。
正向跨边网络效应:也叫双边市场效应,通常有供需关系的双边,都有这个效应,如民宿平台,更多的民宿卖家可以给买家带来更多选择,更多的买家也会给卖家更多的成交机会。
负向跨边网络效应:一边的节点增多反而引起另一边的节点减少,如一个内容平台,过多的低匹配度内容可能引起读者的反感,从而转而选择一个少而精的内容平台。这个问题的出现,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过滤器不对头。

过滤器
顺着价值单元与用户匹配的话题,又有一个重要概念——过滤器。
等到平台每一边的用户数都足够多、价值单元也足够多以后,如何匹配具体的价值单元与具体的用户就变成了大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加大过滤器的建设投入,整体而言,早期可以通过人工运营,比如小编推荐、垂直频道,后期一定是算法模型的天下,千人千面效率才足够高。

多归属
某一边的用户,同时使用多个平台的现象,叫做多归属。比如商家同时在淘宝、京东、拼多多开店,你同时装了美团、饿了么,就是多归属,具体什么领域更容易多归属,在下面讲“赢家通吃”的时候再说。
已有巨头希望该领域的多归属弱,而新进者肯定希望用户可以多归属。通常,一种用户的多归属现象强,补贴策略才有用,比如多年滴滴和快的补贴大战。
被补贴者 vs 付费者
在平台的多边中,通常会有更想占便宜的,和愿意花钱的。
补贴谁?补贴对价格敏感(弹性大)的,单用户的服务边际成本低的,有正向同边网络效应的,多归属可能性高的(意味着用户切换成本低),收费困难的(如某平台一边是B一边是C,通常补贴C)。
如何切割出付费者?不一定是某一边全部付费,还可以切割得更细,比如游戏里,玩家中的“高级玩家”,内容平台里观众中的“不想看广告的观众”、招聘平台里求职者中的“急于找到工作的求职者”。
常见的变形玩法:用“未来”补贴“现在”。如明星选秀节目,现在的观众是被补贴者,免费看内容,主动参与了未来之星的"营销",这些观众中会有一部分人成为明星的粉丝,在未来付费。很多互联网产品,先补贴拉新,再“慢刀子割肉”也是类似,只是,你需要确认用户不会占了便宜就跑。

利润池
平台到底从哪里收钱?因为平台模式比管道模式涉及的用户生态更复杂,所以,经常能看到的情况是,某平台把某管道的利润池直接打掉,即把管道中的付费者变成了平台的被补贴者,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所谓的降维打击。
举例,传统杀毒软件厂家,把杀毒软件用户当做利润池,而360把杀毒软件用户当做被补贴者,可以免费用,然后让广告商成为付费者。
再例,单纯的共享单车公司,普通用户(骑行者)是利润池,是付费者,而对于美团来说,大平台把自然人的骑行者角色看做被补贴者,以此来拉新,赚LTV的钱。

补充几个非平台也可以有的效应。
头部效应:成为某市场中的龙头,从而产生的各种优势,如消费者的说服难度降低(流量汇聚)、与各方谈判时的话语权提升。平台和过大的头部玩家关系通常都很微妙,比如快手与辛巴家族,于是,经常有类似“基尼系数”的指标来监控这事儿,一家店,得有老主顾,但客太大了也是会欺店的。
规模效应:上量以后的边际成本递减,有供给端的规模效应,如原材料的集采(促成了工业时代的大公司),举例:当以汽锅鸡为主打菜的云海肴做大了以后,甚至自己开始养鸡。另一种是需求端的规模效应,如单客户服务成本的降低,典型如SaaS类产品,多一个客户的边际成本很低。
协同效应:多样性的产品服务互相促进,从而产生了某种成本优势。举例,对于自营电商公司,之所以要扩品类,是因为在供应链侧,可以部分复用,在消费者端则可以“一鱼多吃”。但,这种多元化可能引起管理成本的上升、公司战略失去焦点,需要综合权衡。

冷启动
平台明显比管道难启动,这里有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记住这句话:平台初期的网络效应太小,这段时间必须给潜在用户提供一点“非网络效应的价值”,以引诱早期使用者进入。
举例,视频平台以简单易用的视频剪辑工具切入,先把一批视频生产者和视频内容抓在手里。
当然,新用户也可能对平台已有的网络效应感知较弱,这时候也需要给其他价值刺激,比如拼多多的百亿补贴。
当然,如知乎先搞定一批“大V”;如facebook先从哈佛、藤校的微市场切入;校内网的送鸡腿、春运事件营销;网课平台自己先养老师做供给(单边启动)……都是常见的冷启动方法。

多边平衡
平台启动以后,有一个多边平衡的问题,需要判断哪一边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影响力,平台方要从中平衡,就像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平台的话语权其实来自某一边的话语权,比如出行平台可以和司机说“我们这里乘客多,而且都是有钱人”。失衡的话,可能会引发负向跨边网络效应,后面再说。

数据产能
平台大了以后,过滤器的进化就越来越重要。前面说过,过滤器的后期进化靠机器算法,于是,数据量的多少就很关键,而这个量又取决于用户和价值单元的互动行为的"流动性",所以,大量的用户、大量的较轻快的价值单元、高频次的各种互动,都是提升过滤器“饲料”产能的要素。仅从这个角度,抖音强于B站,短视频强于长视频,图片优于文字,单品优于店铺。

增长飞轮
所谓增长飞轮,可以理解为平台要素,即多个边+价值单元,的互相促进,你要设计一个正反馈闭环,亚马逊的例子很经典,就不说了。其中有个要点是——通过某个群体赚到的钱,有一部分必须回归到平台生态圈中让利给其他群体,所谓做大要靠“想清楚和谁分钱、找到共生者,把朋友弄得多多的”。
过程中要小心的是,如果出现负向网络效应,则飞轮可能越转越慢。举例,打车平台的多边平衡没做好,短时内司机太多了,则司机空载增多,司机倾向于提价来弥补空载损失(假设平台有这个机制),于是乘客需求减少,进一步导致司机空载增多。

赢家通吃
飞轮转起来以后,领域内是否会出现赢家通吃的情况,也就是没啥多归属了?主要看四个条件。
同边网络效应的强弱、跨边网络效应的强弱、(网络效应以外的)转换成本的高低、是否存在相对割裂的垂直市场。
举例,微信,基本上是前三条都很强,垂直社交的市场也挺缺乏独立存在的必要性(不绝对,很小众的如Blued也可以有点空间)。招聘平台,同边有明显的负向网络效应(同岗位求职者的竞争,用人单位的竞争),跨边正向网络效应强,转换成本偏低,又可以行业切割、高低端切割,所以很难垄断,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会多归属。

想一个问题:
多大的企业,必须开始有平台的味道?

以市值/估值看,非平台公司,做到年营收十亿美金量级的比比皆是,传统消费品领域有很多,对应市值差不多也在几十亿美金。偶有行业龙头,可以做到百亿美金量级,这种公司,内部极可能有局部的小平台存在。而要到千亿美金市值,似乎整个模式都得是平台了,当然,某些垂直领域的平台,市值/估值也可以很小。

再聊 平台 vs 管道
平台比管道轻,因为不直接拥有资源的“所有权”,而是掌握了资源的“分配权”,其实,分配权(通过过滤器控制信息流)也是一种所有权,而且自己更轻松。相比于管道,平台和各边的群体有更多合作,所以平台型组织的内外部界限越来越模糊。
平台可以有更多的参与节点,更多的利益共同体一起做事,这似乎是能做大的重要原因。相比于管道,平台的扩展性明显更好,即“可变成本/固定成本”较小,为了摊薄巨大的固定成本投入,会更倾向于做出一个海量参与者的业务,而相对小的边际服务成本,也让平台更容易获得海量的参与者。
这么看来,做低可变成本还挺关键的,前几天听到有人这么夸字节和拼多多,“从生产力角度看,运营肯定打不过算法”。
最后,还是要再说一句,平台不是规划(自上而下)出来的,而是演化(自下而上)出来的,因为参与者太多,平台方已经无法完全的中心化控制。通常,从单点的项目做起,到管道(一条线,产品化),再平台化成为一个面,最后生态化变成一个有多面的体,是一条更常见的路。

PS:
参考资料:
陈威如等的《平台战略》
Geoffrey G. Parker等的《平台革命》
许小年的《商业的本质与互联网》
以及N多网文

__________
苏杰(iamsujie),前阿里产品经理,写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系列共4本书,现在做创业者服务,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也是产品创新独立顾问。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E3MDQ3Mw==&mid=2650406790&idx=1&sn=75ba6ed7e07d786659fa479f98a89f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