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这两天我收到了近10份高水平敏捷教练简历

226 2023-07-20
全文1812字,阅读约需2分钟。
作为敏捷圈事实上的猎头,这两天我收到了近10位极具实力、在敏捷圈活跃多年的优秀敏捷教练的简历(作为“专业”的“猎头”,我不会向任何人透露他们的姓名),他们在积极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他们或遭遇裁员、或对当前工作并不满意,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无论如何,这样的情况,和两年前我攥着满手的职位却很难找到有意向的人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可见现在的人才市场行情确实大不如前了
于是,我陷入了沉思,心生无限感慨,也不由一身冷汗,万幸我现在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相信这几位资深的敏捷教练不至于太长时间处于职业空档期,但求职的过程也不可谓不煎熬。机会的满意程度、竞争的激烈程度、相亲般说不清道不明的求职结果,以及家庭对于稳定收入的期待,随便哪个都会给求职者带来心理上的折磨。
那么面对后疫情时代低迷的就业市场前景,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今天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真正提升自身实力

首先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想着把自己全部托付给哪家公司,然后自己就不思进取,以为可以在这家公司吃一辈子,每天只是想着祈祷这家公司带着自己飞,祈祷这家公司不要裁员,这样自己就像是有了一个铁饭碗。
在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多变、超级个体不断崛起的年代,我们每个人在企业中的平均工作年限或许正在加速缩短,我们要做的是和公司或平台共同成长、相互成就,我们也要时刻问问自己,“没有了这家公司或平台的光环,我是谁?”还要问问自己,“如果明天我离开这家公司,我还能不能轻松找到工作,如果不能,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那么怎么做呢?
首先,要对自己工作领域的理论如数家珍,通过深入阅读经典书籍、参加系统化的培训或者通过考证系统化学习,都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我们的实际经验是有限的,遇到的问题场景也是有限的,为了能够在遇到新场景时有足够的方法应对,不至于一筹莫展,我们就需要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在面试的时候这么看重理论的部分,看重他掌握知识的体系化程度,就是因为这关系到他未来能否在未知面前有更多的腾挪空间和思路。
我曾经面试过的一些敏捷教练候选人没有读过Scrum Guide,也几乎没有读过经典的敏捷书籍,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目光仅仅是放在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问到没有处理过的事情时,就没有思路了。
然后,要不断在实践中体会学到的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正所谓“知行合一”,也就是说,“知”和“行”是不分家的,没有实际做过,就不能说是真正的知道。那些在各种群里没有经过实践就各种喷的小伙伴们,实际上是在彰显自己的浅薄。
最后,要注意提升自己知识和能力的高度。如果只会做执行,或者技能仅限于一个狭窄的区域,那么就很难上到更高层次;如果你能够对全局进行把控、进行设计、进行统筹,了解各部分是怎么配合的,怎么样才能够达成整体最优,落地怎么规划,如何逐步推进,那层次就上来了!

提升IP可见度

有了水平,还要让人知道。这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并最终认可自己。
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公众号、视频号、知乎、抖音、小红书、B站等等都是展示自己的广阔舞台,关键是能不能走出这一步。很多时候,对于内向的小伙伴来说,这一步真心不容易,但只要走出去,就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靠拢过来,你可能会感觉走入了新世界,开辟了新局面,会有更多的机会等待着你。
还有就是要持续输出,而不是看心情。持续输出会强化IP认知和品牌效应。

时刻怀有利他心

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认识并认可你。对于那些天生就以助人为乐事的小伙伴来说,人脉是上天给他们的馈赠。
帮助人的时候很快乐,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又可以收到曾经被自己帮助过的小伙伴提供的意外的帮助,这就是里外里的快乐,多好!
自己前后一致的行为和态度,也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自身的品质,信任由此增加,沟通成本变低,好事更容易来临!
链接的人越多,你就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同一个问题的,那么你的视野就会更加宽广。
链接的人越多,就会有更大的概率遇到更多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就会擦出更多的火花,就可能成就更多有趣的事情。人生的妙处就在于此。

接受变化、勇于拓展、勇于尝试

我们要接受当前多变的世界,我们要接受我们工作的不确定性是新常态这一事实。
所以基于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不要被所谓的角色以及该角色的传统边界所束缚,我们也要不断进行各种尝试,不断寻找自己新的兴趣增长点和能力增长点,形成自己的能力的第二曲线甚至是职业的第二曲线。
不要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我们这一生都在探索和认识自己,多尝试做些不同的事情,也许你会碰到AHA时刻!

总结

总之,我们要停止焦虑,赶紧动起来!多多学习新东西、多多认识新朋友、多多尝试新事物,结伴而行、互相鼓励、共同成长!蛋糕足够大,合作应大于竞争,我们要寻求增量,不要在存量中博弈

推荐阅读

实例化需求的干货都在这里了
因为我看不上,所以我不要学!
国企到底适不适合敏捷?
终于有人把验收标准、验收测试和测试用例的关系说清楚了
如何对软件项目经理进行量化考核?
故事是不是拆得越细越好呢?
凭啥总逼我拆成小故事啊?
大多数人写用户故事的时机都是错的
团队级敏捷真的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天哪,你们的迭代竟然是这么玩的!
我也来聊聊传说中的敏捷和小瀑布
快速洞察敏捷研发团队状况之六脉神剑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jkwNzE4MA==&mid=2247484920&idx=1&sn=1f8cde70a45f410d895131812ef09144&chksm=ebd48bbbdca302adff87caae77938fdd5c47491a01254772b6057ffd622e07c4d8c8ccc701c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