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知识的诅咒 VS 黑天鹅

223 2023-08-24

知识的
诅咒

V

S

天鹅

在看了多本书之后,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不同书籍里面的一些概念,会有遥相呼应的效果,联系在一起理解,会产生很有趣的新的想法出来。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就是要把书拆开来看,而不仅仅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来读,把其中对自己有用或者自己有感想的知识点拿出来,放在自己的“弹药库”里面,积累多了,对一些概念按照某些标准进行分类,然后慢慢就会发现一些概念之间有很有趣的联系了,这似乎不仅仅是物理的效果(单纯的积累),更像是产生了一些化学反应,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可以说明更多问题。

今天首先我就和大家说说黑天鹅和知识的诅咒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黑天鹅”是什么。

这个概念我是从《黑天鹅》这本书里面看到的: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

那么在人对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处于某种局限的环境中时,往往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还存在着与我们认识的通常情况完全不同的情况,所以,一旦突破了局限,或者环境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现一些颠覆自己认知的情况。比方说,从小生长在小山村里面的人,每天面对的都是平房,每家都会有自己的小园子,邻里间鸡犬相闻,平和而且安静;当他们第一次到城市的时候,很多新鲜事物都是之前所没有见过的,高楼大厦,宽广的公路,当然还有拥挤的人群,污浊的空气,在这种时候,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真正适应。

此外,随着时间的发展,也非常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前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很多事物的发展都有加速度,速度会越来越快。还记得高中的时候学到一篇课文,当时还可以称之为科幻小说,里面提到了“网络购物”这么个概念,当时还在想,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怎么可能坐在家里就把东西买好了呢?但到了现在,这个概念已经不是什么新事物了,甚至于很多人离开了网络购物都不知道如何买东西了。然而在当时根本是无法理解的。

不管是空间的变换还是时间的变换,都会让我们发现之前没有见过的“黑天鹅”,一些重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三观吧,我们的三观不就是在不断地被摧毁和重建吗,哈哈哈)。

了解了黑天鹅,我们再来看看“知识的诅咒”是什么。

“知识的诅咒”在奇普·希思与丹·希思合著的《粘住》一书中有介绍,它反映了一个现象:如果我们很熟悉某个对象的话,那么我们会很难想象,在不了解的人的眼中,这个对象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经常会陷入到“知识的诅咒”之中,作为程序员,经常会难以理解为什么业务的同事无法理解一些概念,比方说:数据库、表、字段、架构、变量、函数、循环结构等等。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特别是新入行的程序员朋友,很可能就会在与业务同事沟通的时候,满嘴蹦出来的都是专业术语,而且还希望把这些知识教给业务同事,完全忘了自己了解这些概念是有一定前提和基础的。

当我们把“黑天鹅”和“知识的诅咒”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反应——两个概念都可以用来解释沟通的障碍

其实,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诗经》的《王风》集中,题为《黍离》的一首诗中有: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意思是说: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这里面谈到的两个人(姑且认为一个是“我”,一个是“他”),对于“我”来说,就陷在知识的诅咒中:我都这么惆怅了,表现得如此明显,你怎么会认为我在这有什么要求呢?而对于“他”来说,面对的就是“黑天鹅”:这样的表情,明明就是有什么要求,怎么可能仅仅是惆怅呢?唉,也真是,很难说得清楚啊~~~

我们经常还会说到,关于“知道”的四种境界: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当处于第一境界的时候,就是“黑天鹅”现象,思维还没有达到一个层面,或者还没有面临一个具体的环境和上下文的时候,很难凭空想象出完全没有见过的事物;第二境界,“黑天鹅”出现了,但并不是自己亲眼所见,可能是道听途说来的,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第三境界,亲眼见到“黑天鹅”之后,确信了自己的认知,升级了自己的三观,知道自己知道了;第四境界,到了“有能力、无意识”的情况,完全成为了“理所当然”的情况,这时候就非常容易陷入“知识的诅咒”,很难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会不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呢?

因此,我们需要在沟通的时候知道这两个概念,才能够相互理解。当我们不知道某个“黑天鹅”的时候,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的言论,我们没有见过的事物并不代表着不存在;当我们知道一个事物的时候,想要告诉别人的时候,要有耐心,而不要陷在“知识的诅咒”里面,认为对方应该对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也非常熟悉。

总而言之,在沟通的时候,如果能够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Y1NjAxNQ==&mid=2648819041&idx=1&sn=99bca81a6a90e9655f636c55cdcf5613&chksm=be86d8c189f151d70620b47b1be1a0131ef808f2e7fd50c66e2e0c1e315ce49bac0c96bdedf0#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