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机制要随时纠偏,否则就会变形走偏,华为也不例外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在管理机制的实施过程中,持续的纠偏和监督至关重要,即便是成熟运作的机制也可能偏离轨迹。这不仅需要理念共识,还需要行动上的坚持和监督机制。人们天性图安逸,所以持续的“认真”态度是落实管理机制的关键工具。
2020年,华为的一个社区帖子对公司自我批判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这引起了华为管理层的关注,内刊也对此进行了反思。华为的自我批判是一项长期内部纠错机制,但即便是这样的公司,也会出现形式主义的问题。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展示了华为组织民主生活会的背景和要求,以及一些自我批判活动实际上只是走形式。
帖子作者“谁有不平事”分析了一些自我批判的例子,显示出自我批判往往变为自我表扬或不痛不痒的批评。他指出自我批判变形的害处,比如浪费资源、损害监督的严肃性,以及影响价值观的传承。作者还建议,自我批判应融入日常工作,年度会议应作为总结,而员工反馈应匿名收集,以此作为自我批判的依据。
华为的内部讨论揭示了自我批判走形式的根源在于企业文化和领导力,以及缺乏相互信任和工作安全感。讨论中提出了改进自我批判的建议,如组织者的认真准备和掌握节奏,以及对无意义批判的及时阻止,以便营造真诚讨论的氛围。
文章最后指出,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地需要精心策划和针对性设计,同时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纠偏和检查,否则优秀的机制也可能被无责任的氛围所侵蚀。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本公众号从一个前华为老兵的亲身体验,从一个有着甲方和乙方双重管理实战的视角,聚焦华为管理思想的解读,解码华为管理的底层逻辑,分享华为管理在其他公司的落地经验,有工具,有案例,有作者的实战管理感悟,带着各位朋友从多纬度去理解和体会管理艺术之美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