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闲聊“一二三”

265 2023-08-23

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二三”。这个话题很早就想跟大家聊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间。年前火力全开,连续更了几篇,加上假期的闲(tou)适(lan),所以就这个节骨眼上更一篇不一样的文章来衔接一下。以下全部是看书、观察、思考的产物,不确定是否一定正确,就当茶余饭后的闲聊吧。

 

一二三的话题来源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段描述大家都不陌生,关键是如何去理解一、二、三,以及一二三之间的关系。

 

要想搞清楚一、二、三,需要先搞清楚“道”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研究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

 

【道】

一直以来,人们用眼睛探索世界,用尺子丈量世界。在绝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非常具象的空间中,靠触觉、工具去相处和表达。一个一个的面对,一件一件的处理。

 

那么问题来了,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无休止每次重新处理每一个事件,而且,已有的经验并不能用来面对未知,我们还是会恐惧和焦虑。同时,在日常工作,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事情,思考的东西其实都有相似之处,我们需要举一反三,从根源上掌握一些东西,能够以此为基础,构建一套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思维体系,获得能够认清世界本源的智慧,解决最复杂、最迷惑、最纷扰的人生难题。

 

这个智慧,就是“道”。

 

道,是底层的思维模式,揭示了世界的本源,是一切规则的总和,是一种哲学、抽象的输出表达。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原理和规则,掌握了规则,就是掌握了事物的道。点、线、面、体,随着细碎的道德叠加累积,形成更高维的道,就掌握了更高维的智慧,来描述更高维、更抽象、更复杂的规律。开花结果是道,买菜做饭是道,乘法口诀也是道,程序代码也是道。

 

如果用数学方式来表述,在映射y=f(x)中,如果令x集合代表现实世界,y集合代表道的世界,道的结果,那么法则f就是“道”,也就是说,任何现实世界的探索,都能通过法则“道”的作用,输出具体的“道”。

 

所以,道存在于任何事物当中。

 

道本身有非常多的含义,是一种智慧的输出物,是所有规则的体系化,也是一种能够描述更多算法的载体。研究了道的规律,能帮助我们开拓思维,丰富眼界,提供了探寻未知和复杂的思路。总之,道是很玄的,全部掌握是很难的。

 

玄,难,不代表我们不能去研究它。在《道德经》里,描述了道的奥义和场景,但我钻研不深,不敢妄言,只聊一下道与一、二、三的关系。

 

【道生一】

 

作为一种智慧的输出物(工具、方法论、思维方式、底层逻辑),道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是真实存在的。从应用场景和思维本质,道是用来研究任何一切事物,也能研究最复杂、最深奥、最宏大的世界,所以我们说:道生一,这个“一”,就代指这样的含义:每一个事件,代指任何能够承载“道”的载体,小到一个水滴,大到整个宇宙。而“生”,则代表“输出,产生,具有”,是一种逻辑上的强关联关系。

 

道生一,则代表着,道都存在于任一场景/载体/事件/中,只要用心发掘,一定能找到这个“道”。

 

【一生二】

 

那么“一生二”,又是什么呢?

 

《道德经》有这样的描述:“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段话中有很多对立的形容,但是描述的主体只有一个,即任何事物均有正反两面,同属于同一事物的同一属性,也就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对立统一”。特性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任何特点均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有无、难易、高下、长短、音声、前后。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生二,就是任何事物均有对立统一的部分,这个二就是两个极端,既能互相对立,又彼此依存。

 

进一步研究,一生二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非黑即白、非错即对。很多技术思维出身的小伙伴,更是遵循这样0-1的思维模式,不是这样,就是那样,并没有其他的场景。这种思维方式看似简单(大脑省事儿),但很多时候不足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不过,对立统一的思想,把一个抽象、混沌、无维的事件进行了拆解,变成了两级分化的二维体系。通过各组对立、统一的描述,我们能够构建起这样的二维世界。

 

既然二维世界不足以描述任何的场景,而且误差比较大,那我们是否可以有一种能够描述其他状态的量标呢?就像尺子,有了刻度,就可以丈量任意长度。那么“度”,这个观念就出现了。

 

【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了度,我们就可以了解对立、统一,这个两极状态的中间任意状态,就像刻度一样,能一点点过度,在白色与黑色的中间地带中,找到不同的浓度,和适中的灰色。而在这个调节“度”的过程中,最适合的度,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不断寻求的一种境界:中庸。中庸之道,在于平衡,在于恰到好处,让所有相关方在一个满意的状态内。而这个量词的区间,就是阈值。

 

对阈值的调节,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拓展。所有阈值的状态量词,是为度,而所有度的集合,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二生三”。通过两极对立状态的调节,需要衍生出第三种状态,代表两极中间的任何状态,需要用不同的度去刻画。因此这个“三”,可以描述世间万物,通过对三的探索和把握,能够描述出万物所有的“道”。

 

关于三生万物,有很多案例可以直接获得:比如我们熟知的结构化思维、金字塔原理,其本源就是从一二三的角度设计,一是研究主体,二是对立统一的拆解,三是带有度的刻画。只要找到任何一个“一”,都可以找到不同维度的“二”,从而找到不同状态的“三”,有了“三”,就可以描述清晰所有的状态。

 

关于“度”的研究,其实可以再不断深入细化,比如平面的度,可以获得平面的状态,但是立体的度、动态的度又可以获得不同的形态。回归到思维本身,0-1思维已经不足以帮助我们思考问题,任何时刻还是应该所想想其他可能性,调拨一个刻度尺,找到人生的不同状态,寻找更适合环境的阈值,创建自己的中庸(稳定状态)。

 

以上就是关于一二三的一点思考,水平有限,欢迎共同交流。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ExNTc4MQ==&mid=2247484379&idx=1&sn=2de9bb3ad53919b0fef3f59964873e57&chksm=ce0d8171f97a0867bca9ffbf5fec98de27ea006fc7a932673af16bdb55c676de822038cabfb6#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