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聊聊CMMI和瀑布项目流程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DP哥笔记
扫码关注公众号
简单聊聊CMMI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通常从乙方软件企业的立场出发,以满足甲方客户的核心需求:保证质量和准时交付。CMMI强调通过管理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来提高软件质量。它源自80年代的管理改进实践,包含对软件过程的管理、改进与评估,涉及SQA、SEPG和SEG等概念。企业需完成CMMI标准下的目标,但具体实施方式需自行探索,甚至一些敏捷项目管理流程的企业也通过了CMMI3级认证。
CMMI的5个级别
- 初始级: 依赖于参与者,无法确保项目成功。
- 可重复级: 通过规划和进度管理,可以复制成功。
- 已定义级: 有管理措施,科学管理确保成功率。
- 已管理级: 完善的管理和量化评估制度,确保项目质量。
- 优化级: 成熟的管理手段,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和流程。
CMMI的过程域
CMMI(V1.3)包含25个过程域,对CMMI3级关联22个过程域,覆盖产品开发的各个方面,包括需求开发、管理、项目计划、监督、风险管理等,旨在精细化管理。企业层面则需改进组织过程,包括核心、定义、培训、绩效评估和创新改进等方面。
CMMI与敏捷
CMMI基于工程纪律,强调过程和集体活动管理,而敏捷则侧重于个体的经验和灵活性。CMMI适合外包和大团队,侧重于过程的定义(What to do),敏捷则适合小团队,侧重于实践(How to do)。
CMMI和敏捷的难度
CMMI被视为较重的研发过程,而敏捷则看似轻量级且高效。但实际上,敏捷并不仅仅是快速,而是快速反馈和响应。敏捷成本较高,可能导致重复工作和返工风险。CMMI强调避免项目依赖个人,通过“治人”实现,而敏捷则着眼于创新和速度,希望通过“育人”达成目标。敏捷转型需要成熟的员工和管理层,因此CMMI虽难,敏捷更难。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DP哥笔记
扫码关注公众号
DP哥笔记的其他文章
互联网内卷
《仿笠翁对韵一节》\x0a攻对防 怼对掐\x0a产品对研发\x0a加班对内卷 炮灰对药渣\x0a摸鱼党 背锅侠 TL对HR\x0a度量数据假 敏捷进度压\x0aCRUD头似雪\x0a分支合并背如虾\x0a巍巍大厂 一零二载修福报\x0a惶惶码农 三十五岁断生涯\x0aDP哥3月25日晚戏作
怎么做才能实现拉通对齐、做好决策支持
最近《大决战》挺火,我给你看几幅图,毛爷爷背后是啥,林总背后是啥,国军那边条件好一点,他们在看啥?
《仿笠翁对韵·互联网内卷》第二首来了
《仿笠翁对韵·互联网内卷》第二首来了。
也谈”公司真的需要PMO吗”
PMO部门的底层逻辑是什么?顶层设计在哪里?最终交付价值是什么?过程的抓手在哪里?如何保证结果的闭环?能否赋能产品生态?优势在哪里?思考和沉淀在哪里?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吗?换别人做是否会不一样?
我们不要瞎折腾:谈技术团队应对敏捷实践的战略
敏捷实践中,最被折腾的是技术团队Leader;而最有可能直接获益的,也是团队Leader。本文从技术团队Leader的角度和立场分析敏捷实践。\x0a我们要的不是瞎折腾,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主动、灵活、有计划”的去实现共赢,走向提高。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PMO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上线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