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对于如何启动敏捷实践的思辨

227 2023-08-23

关于如何启动敏捷实践的思辨


最近和一些朋友交流如何启动敏捷实践的问题,我觉得在提供“How to do”的方案之前,先想清楚“What to do”。DP哥没有最佳实践,只有血泪史,DP哥也不想吐槽,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观点看法,下文是关于如何启动敏捷实践的一些思辨,也向一些伙伴进行了沟通请教,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和纠正。


1、 “形”与“神”

对于缺乏经验的团队,实践应该先神后形,而不是先形后神。形指的是Scrum3355套路,神指的是敏捷实质,可以理解为沟通和反馈的高效、协同效率和交付能力的提升。

血泪教训告诉我,形式如果在一开始不能产生好的效果,会直接导致团队的实质性抵制,使敏捷实践走向夭折,或者在后续花费成倍精力去艰难扭转。敏捷推动者一定要先带领团队实现一些“神”的效果,再落实“形”,最终演变成由团队通过自我管理实践“形”,获得“神”。

敏捷推动者需要先结合团队的现状,用各种管理和推进技巧帮助团队落实Scrum的三个支柱“透明、检视、调整”,通过一段实践实质提高交付水平之后,让团队感受到变化,再慢慢走向Scrum的套路,才能使团队真正体验到Scrum3355的威力。休克式的直接切换成Scrum的套路,必死无疑。

凡是提出“Scrum很简单,先进行试点,各种会先开起来”的敏捷推动者,我认为都是吃亏太少的。

2、 “守”与“攻”

错误理解“守破离”会将团队带入“伪敏捷”。“守”的核心其实是“攻”。

“守”的过程是团队按照Scrum的要求去实践,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攻”问题,而不是在不具备基本条件的情况下,仅仅盲目严守Scrum3355的形式。

敏捷实践要经过很久的“攻”才能使团队达到能“守”的水平。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敏捷导入的最初阶段,通常需要在教练的辅导下,在多个方面各个击破,解决障碍。

如果团队面临很多实际问题,使得计划会、站会、Review会、回顾会、梳理会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仅仅遵守Scrum的形式,那么团队就进入了形式主义的“伪敏捷”。

以《士兵突击》许三多举例,他从入伍开始“守”,直到费尽千辛万苦,练废最佳教练(史金)之后,才实现了“守”,成为钢七连最优秀的兵。你还觉得“守”很容易吗?

3、 “说”与“做”

敏捷实践是“先做再说”还是“先说再做”?

在大家对敏捷大范围不了解的情况下,先大张旗鼓的宣讲、培训、洗脑,再直接进入套路实践,会在一开始就面临很多的质疑,大家对敏捷的理解必然差异很大,敏捷推动者需要反复解释、说明、安抚、甚至对未知的结果进行口头承诺。后面遇到的各种客观阻碍,都会变成“敏捷不适合我们”的理由,会给后续的实践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在进行敏捷实践之前,要先梳理现有问题,先引导大家认清现实情况,再引导大家一起用敏捷的观点去解决克服,大家看到了效果,才会真正配合投入。

4、 “始”与“终”

一个迭代以计划会为始,以需求故事为始,以回顾会为终,以故事的验收为终,那么验收条件的确立属于哪个部分呢?

验收条件是为“终”服务的,对于PO来说,提出需求故事时,同时提供验收条件,才能够更好确认需求质量,才算是有质量的“始”。如果把这个作为计划会DoR的一部分,会有利于PO的进步成长,要“以终为始”。

同样,对于研发来讲,TDD是公认的提高质量,提高速度,提升效率的技术实践。在编写业务代码之前,先编写测试代码,两者同时交付。同样要“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是倒逼业务敏捷的良好方式,提出一个需求,务必提供验收要求。压力一定要传递到需求提出方。

昨天在某个群里面讨论这个话题,有位同学说,“领导提出一个需求,你跟他要验收条件,他会怎么说?”,有位同学回答说“你一下子就知道,其实他自己都没想明白,你要用需求管理的技术帮他做分析和拆解”,另一位同学回答说“我们领导的验收条件是:这个问题你要帮我想清楚来告诉我,你告诉我之后,我来决策”。这种情况下,DP哥含泪回答“凡是领导说的,都对。

5、 P”与“O

在敏捷实践之初,被任命为PO的产品经理,有能力成为产品负责人(Product Owner)吗?他需要改变工作习惯,需要与团队一起梳理需求,并对他们进行拆分和优先级排序,还要尽量多的和研发小伙伴在一起。“负责人”代表着决策,代表着和实施者的对立,他会压力很大,他会很累,很孤独,特别是在拆解的时候,需要团队的支持和协助,这个时候要大家一起成为“Owner”。因此,当PO能力尚不足的时候,请不要从一开始就当成负责人(Owner),而是定义为需求的“牵头人”或者“牵头组织者”(Organizer),这样有利于他更好的开展工作,逐步成为“Owner”。所有,一开始的时候,“P”还是那个“P”,“O”最好先别是那个“O”。


假想的敏捷实践启动方案

DP哥坚决的认为,敏捷实践没法长期规划,没有标准模板,没有最佳实践,别人吹的牛皮只有参考价值,想复制是不可能的。

DP哥假想了一个二个月左右的敏捷实践启动方案。

启动方式:

利用一个大规模的长期项目,组建干净的全职团队,开始认真的敏捷实践

时间跨度:

2-3个月、4-6个Sprint,以管理实践为主、遇到问题时考虑技术实践和工程实践解决)

What to do:

1) 从项目结果上,确保该项目的高效迭代交付

2) 在项目管理方面,符合敏捷项目管理的特点

3) 在项目推进过程上,使团队感觉到自我交付效率的提升

4) 从工作氛围、协同、环境、方式上,使团队感受到敏捷的特点

5) 使团队树立正确的敏捷及Scrum框架认知

6) 发现的组织及团队问题,得到领导层的认可和改善承诺

How to do:

看着办。没错,答案就是看着办。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NTgzMDAxNg==&mid=2247483745&idx=1&sn=eeeba18ea868a6da2afc7dacf541d6db&chksm=fd1c600eca6be918db305b3eff43b275ec9653b906721864acc0a854a64c19369e808aa8834c#rd

专注于互联网企业的项目管理领域,敏捷实践者!沉淀来自于读书、思考、实践。

22 篇文章
浏览 6916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