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M每周观点】价值流度量指标体系|第5期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摘要
前言
本文以软件研发效能为主题,探讨了多种指标体系的定义与应用。这些指标在衡量IT软件交付效能、优化开发流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通过不同维度的数据分析帮助组织提升效能。
精益(Lean)指标
精益指标关注流程中的浪费和效率,通过减少非增值活动和优化资源利用来提升效能。这些指标通常用于帮助团队改善开发过程中的流动性和交付能力。
DORA指标
DORA指标由DevOps Research and Assessments团队提出,包括部署频率、变更前置时间、服务恢复时间和变更失败率。这些指标用于评估组织的交付效能,并将其划分为精英、高效能、中等效能和低效能四类组织。DORA指标已成为衡量DevOps实践效果的经典标准。
流框架指标
流指标(Flow Metrics)由流框架提出,包含以下四项:
- 流时间(Flow Time):从开始处理到交付客户的时间。
- 流速度(Flow Velocity):特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项数量。
- 流效率(Flow Efficiency):增值活动时间与流时间的占比,反映浪费和等待时间。
- 流分布(Flow Distribution):不同工作类型时间的占比。
流分布强调在组织不同阶段合理平衡时间投入,避免因过度关注某项工作类型而引发质量问题、风险或技术债累积。
Gartner流指标
Gartner提出了流指标的改进建议,强调以技术、产品和业务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并举例说明了相关指标的应用,例如代码评审搅动(Code Review Churn)和工作分布(Work Profile)。这些指标旨在帮助组织更全面地理解研发效能。
软件研发效能指标全景图
文章通过整合精益指标、DORA指标、流框架指标和Gartner流指标,构建了软件研发效能指标的全景图。这种综合视角能够帮助团队从多维度优化研发效能。
本周推荐阅读
作者推荐了一些与研发效能相关的阅读资源,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实践。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