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应用产品思维设计课程

355 2023-08-24

对培训师来说,设计课程是必备技能之一,我们需要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合适的课程出来。

然而,作为培训师,我并不希望自己编排出一门固定的课程,做一个固定的PPT,然后就一直讲,那样的做法更适合讲师,而不是培训师。

上面的做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多的是在考虑自己能讲什么,而不是在考虑学员需要什么。直接的结果就是,尽管讲了很多,大家的收获却不是太大,而且太多东西无法带回到实际的工作之中,那样的话,我们将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家为什么要花钱来参加培训呢。

那么,如何设计课程更容易让大家接受,或者更实际一些的说法,更容易销售出去呢?这是我成为自由培训师之后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之前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先根据自己的特长,设计出一门课就好,然后销售其实应该是做销售的朋友的工作了,我们自己就不用去操心了。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自说自话地设计出一门课程,真的是很难卖出去,因为很难和用户实际的需求契合上。

学习了很多产品经理的知识之后,突然想到,其实设计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和设计产品——或者说设计一个软件系统(甚至是一个功能)——非常类似,那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所能够应用的知识,也应该可以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应用。

所谓产品思维,很大的意义就是要考虑Why-What-How的问题,分别是:

  1. Why——为什么用户需要这门课程

  2. What——用户需要课程提供哪些知识点,或者说希望通过课程得到哪些收获

  3. How——作为培训师,应该应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交付

做产品的时候,这三个步骤更多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而不能直接跳到What的层面,然后在发现不对的时候,又跳回到Why的阶段,偶尔又去考虑How的事情,这样考虑问题就会比较乱。

而之前的思考方式正是先跳到了What,根据自己的考虑设计了一些课程内容,做PPT,但并没有考虑到用户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一门课程,这样的话,即便课程在How的层面做得再好,课堂气氛再活跃,也很难最终让所有学员认可,因为很难有真正的、能够落地的收获。

举个例子来说,比方说现在要做一门沟通相关的课程,应该如何来设计呢?

第一步,要找到合适的人群,最好这个人群是我们最熟悉的,日常接触最多的人群,因为我们更容易分析出这样的人群有哪些特点,可以比较好地做出角色的画像。而这些人群正是我们在最后的时候需要去销售课程的人(也或者是最终要来上课的人,不一定是最终决定付钱的人)。

第二步,找到目标人群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痛点。

第三步,确定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课程来解决问题。在这里,还要把设计出来的课程和其它课程做下区分,也就是要有USP(独特卖点)。

第四步,确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交付课程。为了让大家的收获最大化,仅仅是讲授的方式越来越不能够适应当前客户的要求了,我们可以使用故事化和游戏化的方式,让课程变成交互式和体验式的,那样就可以打通三个H(Heart-Head-Hand)层面,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做到:愿意学,掌握理论知识,知道如何操作。

其实上面的四个步骤,已经涵盖了课程设计的Why-What-How三个层面的内容,接下来就是要考虑销售渠道了,当然现在有很多培训公司都可以销售课程,然而,最靠谱的销售渠道还是我们自己,毕竟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课程的来龙去脉,更是只有自己才能够知道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哪些合适的调整和改动,让每一堂课都有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内容,而不是一成不变。

另外,我们会发现,公司以及类似于组织之类的名称,虽然说是“实体”,但实际上完全是一个虚拟甚至于虚幻的东西,只有具体的人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至少我觉得在培训领域是这样,哈哈哈),而培训行业又是一个靠口碑的领域,与其靠公司的名头来传播,不如靠个人来做更靠谱。

如果从产品的角度,还需要考虑另外的两个问题,那就是成本和盈利。

一般来说,我们设计一门课程所花费的成本,一方面是时间成本,毕竟我们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各个层面的分析,另一方面比较实际的成本就是购买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以及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了,想要做好培训师,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阅读之后还需要把各个部分的知识融会贯通,放在课程里面在合适的时间告诉学员朋友们;另外,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参加一些高级别的培训,向更多人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

而盈利就比较简单了,只要是能够卖出去,那就盈利了,但我们首先从参训人员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话,把课程卖出去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我们会发现这里的ROI(投资回报率)会非常高。

之前曾经在CIPT课程上做助教的时候和大家分享过,最有效的投资一定是投资给自己,通过各种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不仅投入回报率高,而且风险小。人生苦短,我们要做的就是那些投资回报率高的事情,那样只需要花费比较少的时间,就可以解决经济上的问题,然后才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完善自己,让自己寻找幸福快乐的生活。

最后提一句,上面提到的产品思维,其实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的第二个习惯非常符合,那就是——以终为始,我们其实是从最终的目标——把课程卖出去——开始考虑的,这样更有利于达成目标。

P.S. 推荐一本书:《精益创业实战》,其中的内容对我影响很大。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Y1NjAxNQ==&mid=2648818968&idx=1&sn=24f0ee2e5df58a548d99db71dcf59874&chksm=be86d8b889f151ae10fe8aa5e83dfefb37d6ab046175ba7d53be877d1b5f1aafbe463745df9c#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