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大多数人写用户故事的时机都是错的

139 2024-01-05
本文1270字,阅读约需4分钟。
用户故事对于每个敏捷小伙伴来说,似乎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然而,虽然我们对用户故事的写法如数家珍,但大多数人写用户故事的时机却是不对的。
What? 时机?不对?
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你是否对以下的反模式非常熟悉呢?

反模式#1 将需求文档转成故事

这种情况最常发生在团队刚刚做敏捷转型时。那个时候已经有需求文档存在了,我们总不能立刻把需求文档扔到垃圾桶,从零开始写用户故事吧,所以大多数人干的事情就是用需求文档中的信息填充用户故事。从表面上看,写用户故事的工作就是把需求文档换一个格式。
特别是在大公司,业务方和研发团队又不在一个团队,甚至不在一个部门。在研发团队把需求文档转成一堆用户故事的同时,业务方还在同时继续写需求文档。就这样,周而复始,没完没了,真的是转不完的用户故事啊!
如此一来,团队就困惑了。先写需求文档,再转用户故事,敏捷是不是吃饱了撑的,直接按需求文档写代码不就完了吗,何必“脱了裤子放屁”呢?

反模式#2 只在迭代开始前写故事

马上就要开始下个迭代了,Product Backlog里还没有东西呢,怎么办?
那就写啊!一顿狂赶,终于写完了,足足一个迭代的,还奔儿详细,老有面子了!
这样做有问题吗?为啥是反模式?看完后面你自然就明白了!

反模式#3 所有故事都太详细

有人说了,不管Product Backlog里的故事是打算什么时候做的,只要放进去,就一定要详细,工作嘛,一定要像样!不成熟的想法放进去是会惹祸的,也显得草率啊!
这样做真的可取吗?

推荐模式

终于到正题了!下面我来聊聊推荐的用户故事书写模式。

1. 找到需求的始作俑者,就是写需求文档的那个人;

2. 请他从现在开始停止写需求文档,否则你还是逃脱不了需求文档转用户故事的命运;

3. 请他把要做的事情一股脑全放到Product Backlog中

  • 一定要以用户的视角来写;

  • 一件事情一条;

  • 不管是短期要做的,还是很久以后要做的,都要放进去;

  • 只写一句话标题,不填写详细内容。

    把所有要做的东西都放到Product Backlog中的好处是:

  • 可以清空大脑,每天开心清爽;

  • 需求池作为需求的唯一来源,防止疏漏。

4. 请他为Product Backlog中的故事排优先级,优先级高的放上面,优先级低的放下面。
5. 看看Product Backlog顶端大概1-2个迭代的量,故事描述得够不够详细,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拆分的够不够细,能不能放入一个迭代(通常建议用户故事最好能在迭代长度的一半时间内完成)。如果没有,那么就想尽各种办法去搞定,包括和利益相关人沟通,当然也包括研发人员。
以上步骤#3-步骤#5要高频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循环(这就是传说中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的内容了),这时你就会发现
  • Product Backlog中的故事会随着时间推移增加甚至是删除(如果发现确实不需要了);

  • Product Backlog中故事的相对优先级会动态调整。

这样我们就能够始终在做当前最高优先级的事情,而不是当初设定的优先级,因为环境在变,我们的优先级也要随着变!敏捷性由此体现!

注意事项

#1 千万不要在遥远的故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切记切记!一句话标题用来占位足够,再不成可以加上怕自己忘记的几个要点。因为未来的事儿谁也说不好,也许过一段时间想法就变了,或者无限期搁置,甚至有可能不需要了,过早做就是浪费!

#2 在Product Backlog顶端的高优先级故事,如果拆的更小,也许你会发现,拆出来的故事可能只有一部分会保持原来的优先级,其余的也许可以调到更低的优先级,为其他更高优先级的故事让路。

说明:从一个想法到一堆的用户故事,可能会用到用户画像、影响地图、用户故事地图等工具来做转化,因为不是本文说明的重点,所以就不进行详述。

总结

传统的需求和敏捷的用户故事,真的有可能在写完的时候长的差不多。我认为根本的区别是它们形成的过程和书写的时机。

用户的视角、细致的拆分、渐进明细、优先级动态调整、减少浪费、快速响应等等优势的综合体,让用户故事在敏捷世界里更具竞争力!


推荐阅读

凭啥总逼我拆成小故事啊?
用户故事和需求到底啥关系?
快速洞察敏捷研发团队状况之六脉神剑
“敏捷圈资源交流群” 欢迎你

关于作者
徐东伟,资深企业级敏捷教练,经历过外企、国企、民企,干过软件攻城狮、传统大项目经理、敏捷教练和咨询顾问,2008年开始践行敏捷,目前专注于业务敏捷、产品制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希望能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交到好多好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欢迎关注公众号,并欢迎转发文章!
同时非常欢迎单独骚扰,为方便更好地沟通,加好友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谢谢!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jkwNzE4MA==&mid=2247483964&idx=1&sn=a25537c57398f5fb53e6b4cc73a88c9e&chksm=ebd48c7fdca305691008859e632330ae687950d584da4bc0a1fcc8cd711c4221e87d9d844a73#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