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案例:分类建立过程性能基线以提高其实用性!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
扫码关注公众号

一家公司在分析其27个项目的历史生产率数据时,旨在建立一个过程性能基线。项目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各自的生产率(Loc/人天)数据不同,大型项目生产率范围在130.41至175.42之间,中型项目在211.90至272.94之间,小型项目则在236.81至295.38之间。
最初的过程性能基线未分类,所有项目一起考虑,结果显示上限为317.86,下限为69.77,中位数为235.61。这个基线分布极为离散,上下限相差超过4倍,指导意义不大。进一步的探索性数据分析表明,基线应根据不同项目级别分类建立。
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验证了大型、中型和小型项目之间的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的结果如下:
- 方差分析显示项目级别对生产率有显著影响(F值为48.17,P值为0.000),表明至少有一个项目级别的生产率均值与其他级别不同。
- 模型总结显示调整后的R方值为78.40%,预测的R方值为75.23%,说明模型质量较好。
- 各项目级别的平均生产率及其95%置信区间为:大型项目157.56(140.10, 175.03),小型项目264.29(250.03, 278.55),中型项目229.27(216.92, 241.62)。
结论是,为了提高过程性能基线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应当针对大型、中型和小型项目分别建立基线。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
扫码关注公众号

麦哲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敏捷性能合弄模型评估师 认证的Scrum Master 认证的大规模敏捷顾问SPC CMMI高成熟度主任评估师 COSMIC MPC,IAC 成员,中国分部主席
425 篇文章
浏览 216.2K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的其他文章
大连印象
05年9月份是我第一次出差到大连,匆匆的来,匆匆的走,没有多看两眼。 06年9月份去华信做运行检查,时间比较宽裕,于是一个人到星海广场走了走,看了看大连的海边,看了看广场的雕塑.在去高新区的路上,也有不少的雕塑,于是印象里,大连是个雕塑之城。 这次来大连,中间有1天的空闲,有个朋友带我逛了一下软件园,很给我震撼。软件园很漂亮,进驻 的世界500强的公司比较多。东软的地盘很大,建筑很有特色,以前我没
项目里程碑评审的关注点
(1) 项目工期情况 关键路径是否按计划完成了? 如果没有按计划完成: 提前或拖期的原因是什么? 在后续阶段如何采取改进措施? 对后续阶段的工期有什么影响? (2)任务进展情况 计划完成的任务情况: 计划完成的任务有哪些? 提前完成的有哪些?提前完成的任务工作量有多少? 未完成的任务有哪些?未完成的任务工作量有多少? (3)工作量投入 计划投
2017年10月站立会议旁观笔记
近期旁观了一个项目的晨会,识别了一些改进点,记录与点评如下:序号现象改进建议1与会成员22人拆成2-3个小组分别召开站立会议,以提高会议效率。2有2人迟到站立会议是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固定话题的,不需要会前通知,有人迟到要定义规则惩罚之:1 微信群发红包;2 会议室放置一个储钱罐,迟到者投币;……要建立团队的文化。3白板状态列包括:待办任务池,编码,代码评审,待修复,完成明确列出等待的状
案例: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的实战演练
2011年12月15日,笔者作为外部咨询顾问参与了客户的一次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的分析会议,对整个过程进行了记录:参与的人员: 外部的咨询顾问 1名 QA人员 上午4名,下午3名 部门经理 1名 项目组内部的人员 上午7名,下午3名培训的时间: 上午9点10分到上午9点55分,共计45分钟会议的时间: 上午9点55分到11点40
2级的实效体现在哪里?
项目管理 CMMI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PMO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上线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