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项目管理实践常见困境(二)

271 2023-09-26

这个系列基于大家工作中时常会面临的问题、困境,期望从不同视角提示思考问题的方向。
其中描述的“场景”和“问题”均来源于大家平时讨论的话题;“反馈”则来源于个人参与讨论时的输出,可能会在整理时根据其它人的反馈内容稍作调整精进,以期能够提示到更多的视角来看待相应的场景和问题。在此也感谢亦师亦友的伙伴们的支持。

本期话题:
  1. 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对项目复杂度进行分析,又有哪些技巧能降低项目的复杂程度。
  2. 我们如何做项目的商业论证,来保持项目的战略一致性和收益结果的。
  3. 项目开始前,我们都会共识哪些接下来做项目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内容?



01

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对项目复杂度进行分析,

又有哪些技巧能降低项目的复杂程度。

‍‍‍‍‍‍‍‍‍‍‍‍‍‍‍

项目场景:

在VUCA大背景下,我们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相应的项目面临的复杂程度也在增加。造成复杂性的有很多原因,比如:客户的需求也来越独特、项目过程中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交付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紧迫等。

问题:

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对项目复杂度进行分析,又有哪些技巧能降低项目的复杂程度。

反馈:

项目复杂度的分析分类维度很多,例如基于PRINCE2的雷达图(独特性、变革性、跨职能性、临时性、不确定性)就提供了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参考。

项目“管理”的根本价值是提升项目的成功率。至于要降低复杂度,或者应该说复杂度就在这里,如何减少不同维度复杂度对项目成功率的影响,或许是更需要关注的问题。

无论哪种分类工具,我们都可以将其先有个定性的大类区分:人相关的难度、事儿相关的难度、时间约束。(上期文章中也提到了)

偏人相关的难度,可优先考虑项目组织、相关方参与、信息、领导力等软技能;偏事儿相关的难度,可优先考虑技术、专业资源配置、基础设施、接口;偏时间约束的难度,可优先考虑流程等等。然后再进一步再细分。

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而且基本上都是综合考虑的,只是倾向上会有侧重。



02
我们如何做项目的商业论证,
来保持项目的战略一致性和收益结果的。

项目场景:

项目的商业论证也叫“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可行性报告”,它是项目团队人员从多种经营角度评估项目可行性的文件。商业论证主要的目的是项目如何保持和战略的一致性,项目如何满足收益结果。

问题:

我们如何做项目的商业论证,来保持项目的战略一致性和收益结果的。

反馈:

选一个最关注的点稍展开:预期收益。

商业论证的核心内容是预期成本和收益分析。

预期收益又通常是最关注的点。


想到提示的是,除了关注对出资方的收益,也要适当考虑其它各方的收益,这里就涉及要对收益也进行适当的分类。

首先就是如上描述的收益归属视角的分类。收益一定是有归属的,同一件事对组织、对个人的收益可能完全不同,甚至背道而驰。关键相关方的预期收益会大大影响其参与。其中对组织的收益也就考虑到了战略的一致性。

其次是正负收益的视角,即关注负收益。收益有正负,通常给投资人出资方的文件体现的主要是正收益,但对应关键相关方可能的负收益是值得公司/投资/项目群层做决策时考虑的,这些都可能大大影响项目的成功率。这点对组织的负收益通常场景下可能不太敢谈,可以换种方式去讲,这其实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再次是财务和非财务收益视角。公司/项目群层是要考虑整体的运营收益和组织能力建设的,在收益实现的路径上,项目对组织和对人的非财务收益可能远比财务收益易忽略、难识别。

然后就是讲故事的时候常用的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视角,虽说时常跟画饼无异,但区分开会对建立出资方和团队的信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其它未尽的欢迎大家补充交流。


整体的目的包含一个点,就是要拉动应该拉动和可拉动的子组织和人参与并支持,减少阻力,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当然,最后要提示的还是渐进明细。商业论证本身就是渐进明细的,到哪层就明细到什么程度。比如场景中的准备阶段,可能粗略地考虑到这些点再根据最关注的稍展开,就有足够的提示作用了。



03
项目开始前,我们都会共识哪些
接下来做项目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内容?
项目场景:
项目的原则不仅仅是流程、文件。原则更像是如何确保项目能持续在正确的轨道上、也像项目的指南针。原则能够确保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既不照搬教条又不徒具虚名,而是能有效推动项目的成功。
问题:
项目开始前,我们都会共识哪些接下来做项目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内容?
反馈:
以场景的先后状态变化为核心;
向前远看愿景,近看收益,持续的商业论证;
向后大看项目协同的增值,小看经验教训,保持持续的学习;
向上看战略一致性;
向下看组织能力的支撑。

备注:
所处层级不同,原则偏重可能不同。
展开一下就是项目/交付层和公司/项目群层的项目在原则的优先级上可能有偏重的不同。这与项目所处层级、各层可有限共享的信息公开程度、要交付的是实际的产出物还是能力这些的不同有相关。例如如果要交付的是实际的交付物,那么关注产品原则可能更需核心关注(再向前按阶段管理和持续的业务验证,向后吸取经验教训,向上关注例外管理,向下根据项目环境剪裁并明确定义角色和职责);如果是复杂的变革项目/项目群要交付的是一系列新的组织能力,进而改变和影响组织的运营方式,那么关注变革前后的状态可能就要成为核心的原则。



后记:
这个系列目前计划以个人的梳理为主。欢迎关注,期待交流,扩充视角,不断精进。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0NzUzNDg2Mg==&mid=2247483698&idx=1&sn=7662789396cd905a47047404b81a786c&chksm=c3742c53f403a545faca228822cfcd6ca562c0dd19841a9d35b48150ed45fb40fb40b2674e2c#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