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CoP实践社群 中法两国的玩法 -中法共建敏捷教练专栏

136 2024-04-13

先上结论:

  1. 社群并不是茶话会,也不是组织活动的装饰品,而应该是组织的标配,并且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 离开敏捷教练之后,社群很难存活,没有运营技能是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是因为没有人为社群的存在负责任,即使有敏捷教练,但如果被指派去负责跟进项目管理,社群一样很难存活。最好的方式是聘请外部教练。

  3. 社群活动不需要所有人参加,可以发挥核心活跃成员的“领袖”作用,制定实践,然后在社群内逐步推广。

以下以清单的形式,记录我跟Cyril的第一次视频讨论会,主题是CoP的经验和教训:

  1. CoP Community of Practices 【社群】是企业内部的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我教练过的团队和法国教练的团队都在施行社群。这基本上是敏捷型组织的标配。

  2. 【共识】CoP 的形式多是以单一职能或相关为单位,比如说,QA 社群, PO 社群, 开发者社群等等。

  3. 【共识】CoP 的运营如果仅靠聊天和知识分享,是难以持续的。社群得解决组织的问题,达成一些共识,并且有一些具体的工作。

  4. Ying的分享 :

    1. CoP 需要创造一线员工与高层对话的机制,尤其是1 to 1的面对面交流。可以由社群代表,将社群的集体意见传递给高层领导。

    2. 集体意见:集体意见是一个很有力的工具,集体意见是社群内部产生,并由社群集体消化、打磨之后的意见,表达意见者会被隐去身份信息,意见会考虑得更全面,表达也会更安全。因为这不是某个人的意见,而是【这是大家的声音】 。

    3. 走出去:CoP 需要承担【走出去】的工作,比如说产品社群,可以组织去了解用户现场,对用户访谈,并且组织一系列的设计工作坊。其他偏技术类社群可以与外界起到技术交流和分享的职责。在公司内部,社群也可以邀请不同部门进行互动。这些活动都可以由社群内自组织。

    4. 【难处】:CoP 难以长期存在,一旦敏捷教练离开,CoP的存活期只有3个月左右。没有人对社群的运营负责。社群轮岗或者选举出来的代表都没有责任【必须】要把社群运营下去,社群里的成员也不是【必须】要配合社群工作。社群的工作并不计入KPI。

    5. 【难处】:人们还是很难改变思维,【不敢】做出改变,即使高层承诺时间,承诺投入,承诺支持给予授权,但社群内还是有很多人处于观望态度,指望别人来做出改变。对于一些传统的思维甚至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

  1. Cyril的分享:

    1. 社群活动大多由敏捷教练主持,先收集大家希望讨论的问题,通过collective intelligence工作坊的形式,每次工作坊明确讨论一个问题,工作坊的产出,是团队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尝试的一个具体的实践。

    2. 少数人参与和推广结合:工作坊或者社群活动并不要求所有人参与,每个社群里都会自动涌现出一些积极分子,具有一定的领导力,这些人会积极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并将社群决议和实践推广给社群的其他人。

    3. 自组织能力:任何一个自组织的人群,都会出现大约10%的“领袖”,这些内部领袖能够担任起相应的组织工作,协调工作和传播工作。如果我们把这些“领袖”拿走,慢慢地,依然会有大约10%的“领袖”从团队出现。这是群居动物的本能。只要是群居动物,都有这个能力。

    4. 敏捷教练可以让团队帮助自己。在scrum 指南里,关于敏捷教练的描述很简短,或者说,对所有角色的描述都很简单。比如说,对团队而言,scrum master应该教练团队成员具备自我管理和跨职能的能力。那么可以有一期工作坊,大家讨论,“敏捷教练该如何帮助团队具备自管理和跨职能的能力。”大家的意见往往对敏捷教练展开工作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5. 【难处】:人们还是有惰性的,大家都希望能够由敏捷教练来主持活动,准备活动。大家只用参与就好。

  1. 问题讨论:

    • Q:如果社群自组织,敏捷教练起什么作用?(Cyril问Ying的问题)

    • A:敏捷教练为新建立的社群讲解如何启动社群,如何运营,帮助和引导筹备过程。打消团队疑虑,争取高层支持,并且设计与不同部门的沟通方式和渠道。教练提供针对不同问题的工作坊和实践,为社群活动提供可选项。

    • Q:社群离开敏捷教练还能存活么?

    • A:光靠内部员工几乎没有存活的可能,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一个员工有责任有义务保障社群的存在,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因为运营社群而被招聘进公司的。每个人的优先项都是本职工作。只有敏捷教练或者外部专职人员,被赋予了运营社群的职责,才会有人在乎社群的存亡。

    • Q:CoP的实践是如何管理的?

    • A:OneNote,在OneNote上,有很好的文档管理功能,每个实践都是一页文档,写明解决什么问题,实践的方式和内容,大家的共识是怎样的,以及建议的实施方式,责任人等。这些不同的实践积累下来,就是公司的实践库。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DY3Njk2OQ==&mid=2247484088&idx=1&sn=ce62a32a85a16ccd55db6251bebed816&chksm=ce64ffbef91376a823a345005e4ad35f378b3bb34a6fce0a98b60299efd04794d33052c99946#rd

老袁: 敏捷转型咨询师、 Agile Coach、 作家。 B站Up主 《老袁讲敏捷》系列

39 篇文章
浏览 10.3K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