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聊聊IPD中技术评审那些事(四)实践案例分享(结尾篇)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上下求suo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本文介绍了华为IPD体系中7个技术评审(TR)的目的和内容,并通过联想收购IBM PC部门后采用IBM IPD体系的实践案例,说明了企业在应用研发流程时需要根据自身业务模式和产品特点设置适合的技术评审点。
在新联想整合后,公司全面采用IBM IPD体系管理研发战略及新产品开发项目,并在2009年对其进行了全面梳理升级。在业务管理中,设置了六个商业决策点,并在技术与项目管理层面增设了多个技术评审点,具体包括:
- 概念阶段的CDR,对应TR1,关注需求完善程度和技术支持。
- 计划阶段的SDR和WMR,对应TR3,评估需求可实现性和风险。
- 开发阶段的BBFV/SDV Entry等,对应TR4至TR5,确保产品技术成熟度和生产准备。
- 验证阶段的SVT Exit,对应TR6,验证制造流程和设计完整性。
此外,考虑到PC产品特性,还特别设置了工业设计评审等。
通过这些评审点,旨在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地向客户交付产品,同时在过程中发现并修正问题,支持商业决策。评审应以真实性为前提,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而非单纯使用评审作为关卡。
实践中,如SVT阶段遇到部件良率问题,质量团队需评估风险并决定是否允许挑选出货,以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另外,评审点的设计应结合企业具体情况,适度控制质量,确保最佳效果。
文章最后提出,错误修正是技术评审的必要环节,确保测试结果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测试阶段,并指出以前的错误需更正为“SIT测试结果满足要求后,可进行SVT测试”。作者还提供了关于IPD中技术评审详细内容的书籍链接,并提供签名售书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上下求suo
扫码关注公众号
上下求suo的其他文章
流程问题到底是应该找“Owner”还是其他人?
谈到流程问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人就是“Owner”。流程设计要有“Owner”,流程执行要有“Owner”,
研发管理之以史为鉴(2):IPD的基石-追求项目成功的第二代研发管理
项目级/产品级研发流程是IPD落地的基石,很多企业的研发管理做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层次内容的缺失。
质量管理基础(十)质量改进(收尾篇)
质量改进是指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果与效率的措施。质量改进的目的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企业IPD变革的推进路径(四)(完结篇)
按照组织变革8步法有序的推进IPD的导入,将有助于提高IPD应用的成功率。
IPD-集成产品开发(老包直播间交流材料分享)
包老师直播间交流材料分享-研发管理简单介绍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PMO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上线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