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2. 数字化团队的Vision是什么?

288 2023-08-09

1. 传统行业数字化部门最需要什么

老袁,公众号:老袁讲敏捷1. 传统行业数字化部门最需要什么

上一期我们聊了数字化团队最需要的是“一个好的领导人”这个话题。

今天我们还接着聊一个有点相关的话题,就是传统企业数字化团队的vision,也就是【愿景】如何去定义。



第一个问题:

数字化团队需要一个愿景么?或者一个工具型、“听话照做” 的执行团队需要愿景么?

首先,数字化团队需要有一个愿景么?如果我们作为一个纯工具团队,来了任务就执行,是不是不需要一个愿景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1.团队是否需要成长,还是说目前这样就行?

2.团队是否在产出价值,或者产出的价值有没有人在意?

如果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团队的愿景就是必不可少的。

我曾经多次在团队状态评估的工作中,遇到过下面这种情况:

  1. 组织很在意团队的状态,希望能有一个分数,说清团队的效能(performance),或者敏捷成熟度,又或者成员能力情况。

  2. 但是团队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愿景或者目标,也没有基于这个愿景的实施策略。

  3. 当我们分析团队的日常实践与行业里优秀实践之间的差距的时候,大家都会问一个问题,“我们需要这样做么?”,或者,“在我们这里能做得到么?”

上面说的“团队效能状态”、“愿景和目标”,还有“日常工作实践”,这三者看起来似乎关联性不大,但其实是同一个事情在不同维度的表现而已。

团队效能状态和日常工作中的实践,是团队的愿景目标在团队人员身上的折射而已。

如果团队没有一个清晰的愿景或者目标,那么反映出来的,肯定是团队效能低下,日常工作实践变形、扭曲,KPI也好,OKR也罢,都会带来反效果。

举一个例子,我们统计团队每个迭代完成的用户故事点数量,来度量团队的效率(Capacity),这个实践本来没有错。

但是在组织没有愿景或者目标的情况下,追求团队效率,就是追求更多故事点数量这个维度,最后大家一起做虚高的用户故事点。同时,研发人员会保守地固定用户故事的范畴和边界,以防变更带来的额外工作量,但常常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这又增加了沟通成本和需求管理成本,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损失。

看起来似乎是一堆乱七八糟,乱麻一样的团队问题,但寻找源头,多半是愿景目标不明确带来的连锁反应。

说了这么多,只是说明一个事情,团队愿景和目标这个看起来很虚的东西,其实是一个很实际的、跟日常工作直接相关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

我们定义的愿景靠谱么?

说回到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团队上来,团队Vision,也就是愿景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当一个核心产品团队有明确的产品要开发时,团队目标很明确,就是把产品做到最好。

销售团队的团队愿景,就是有更高的销量,更多的利润,更快的回款。

这些都是极其明确非常好定义的,就像氧气一样,大家都知道它必不可少,对它的存在也习以为常,接受度很高。


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团队呢?

如果说数字化团队的愿景是开发一个创新性的产品,但是往往谁都不能保证六个月之后,这个产品还在不在做。

如果说团队的愿景是修复A、B、C几个bug,或者维护1、2、3几个平台的稳定运行,那又更显得滑稽可笑。

如果说跟业绩挂钩,例如提升30%营业额。又有很多因素不可控,销售和运营等部门如果不支持,这个目标就很难达到。

也有的团队愿景说得非常高大上:

“我们既要发挥核心业务优势创新新产品,又要提升现有数字化业务板块服务质量,同时提升老旧系统平台用户满意度,挖掘新机会点。”

这种内容丰富的愿景配上精美的三层结构图或者九宫格PPT。俨然就是顶级咨询公司给出的战略级规划建议。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这种白开水式的团队愿景比没有还坏事。什么都做等于什么都不做,对日常工作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所以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团队的愿景其实不容易制定,影响因素很多,变数也很大,但是一线团队或者中层领导忙到打乱仗的时候,常常会把问题焦点指到愿景目标这个问题上来,让许多数字化团队的领导者们一想到就头疼。

我们常常会评估员工对愿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但这只能是了解愿景的宣讲工作到位不到位。

但如果是愿景有问题呢?愿景不靠谱,逻辑上就不成立,或者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情况,与现实中不得不做的事情背道而驰。这样的愿景是会很快遭到团队的质疑的,质疑的结果就是团队对组织的不信任。

说一套,做一套是管理上最大的风险之一。

这就是不靠谱的愿景带来的危害。

上面聊了不靠谱的愿景,那么一个合适的愿景就至少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在工作中,如果需要做抉择,那么愿景应当指引团队目标在哪,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 愿景不能与日常的工作产生冲突,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3. 愿景应当逻辑清晰,站得住脚,这样团队就可以通过努力达到或者接近。

  4. 愿景应当体现我们所做事情的价值。

更高级的愿景就有其他的属性,例如,简短有力,号召力强。


例如,美国总统肯尼迪演讲说:我们十年内要登月!

还有一个,忘了是哪里看到的,菲律宾某一届总统竞选时说:

我们要让每个厕所里面都有免费的卫生纸!

这种就是极好的愿景的例子。

我记得有次咨询的时候,客户数字化团队里有个领导说了他的愿景,是“三年后,我希望我们开发出的这款产品最终被腾讯收购。”

虽然引起大家侧目,但大家统一都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愿景。


第三个问题:

如何去定义数字化团队的愿景?


我们谈到团队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或者目标等等,这一系列名词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有一个指南针,告诉团队,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此外还有团队文化,这个后面都会慢慢谈。

这里我们不去细分这些名词应该有的区别,我觉得这种咬文嚼字意义不大。这里就统一用【愿景】来统称。


那么该如何定义数字化团队的愿景呢?

在定义愿景之前,有必要收集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不一定能直接决定最终的愿景,但会不断地对团队施加影响,因此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第一,收集组织对团队的期望,组织赋予团队的权限。但是这里面的坑在于,组织对数字化部门的期望是不断变化的,而且经常变化得还很频繁。组织给的权限更是随着团队的状态、效能和创造的价值不断变化的。

再强调一下,这些个维度的内容仅仅是作为参考和制定愿景的背景信息。

第二,盘点团队的资产。其中包括团队的软实力和硬实力,软实力包括诸如团队的管理能力、项目经验和文化氛围等等。硬实力包括团队手里的产品、工具、技术、业务或者数据积累。如果团队开发的产品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真实用户,发生真实的交易,产生真实的数据,那这完全算作是团队的资产。

第三,团队的意愿。团队成员,尤其是核心成员和中层领导,对于团队日常处理的业务和自身的真实能力是有很深的理解的。团队成员也会希望在组织的框架下,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做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团队的意愿与组织发展的规划一致,那么太好了,向团队宣讲愿景的过程就会简单很多。大家自然就会齐心协力、干劲十足。

最后,收集以上信息之后,我们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这个领导能够结合以上信息制定团队当下的愿景,这与领导个人的喜好和风格会息息相关,如果TA在考虑其他所有信息的情况下,依然做出自己另外的决断,只要他能够说服大家,并带领大家走向成功,那也无可厚非。

反而如果他制定的愿景不靠谱,大家就是不买账,现实中条件也不允许,后果往往可以预料到。又或者领导制定了愿景之后,自己过两天又推翻掉。反复几次之后,大家已经压根不信任愿景这个东西了,大家心知肚明,说一套,做一套得了。

像这样的话,还不如干脆就别提愿景这回事好了。


"Manage is cheap, trust costs."

当领导指挥团队不花钱,但让团队信任领导就太费钱了,所以没事别透支大家的信任。

然而,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

我们团队不能给出一个有倾向的愿景,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笃定地站出来:“都闭嘴,听我的,就这么干!”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呢?其实,还有一个默认选项,也可以是一个不差的愿景。

我们可以聚焦在,“提升团队效能,提升团队整体能力”。“把团队变得更高效、更和谐”,这些方面。

如果团队有一个第三方比较客观的团队成熟度评估打分体系(一定要第三方,不能既当裁判又当球员),那么我们可以把愿景定为:

“团队成熟度提升20%以上”。

(关于这个打分评估,我们单独开一期聊)

曾经有一个CEO在开年的公司宣讲上就是这么说的:

“我们公司目前是great place to work卓越职场,排名第十四,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一年内,挤进前十名!”

足够明确、有逻辑、有价值,这个也未尝不是一个很让人心动的愿景。

如果团队没有一个明确的愿景,那么不妨就把愿景放在团队提升上。等这个阶段慢慢过去,数字化团队整体会更加成熟,领导人也更明确自己该做的事情,那时再定义愿景也许会容易很多。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DY3Njk2OQ==&mid=2247483798&idx=1&sn=b66c5b8e33f08e24d98a27b03d8e6c0d&chksm=ce64fc90f9137586fee5ed1e9306462213f7e20d5dfde5ae9df90ca61da55defcaa7df10f083#rd

老袁: 敏捷转型咨询师、 Agile Coach、 作家。 B站Up主 《老袁讲敏捷》系列

39 篇文章
浏览 10.2K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