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全书

客户问题解决时长

0
1
2938
贡献人:

定义
编辑

客户问题解决时长是客户问题解决时间与客户问题首次响应时间之差。指标反映了解决客户问题的及时性,是 SLA 的关键指标,也是客户体验的关键指标之一。

如何使用
编辑

计算方法:客户问题解决时长 = 客户问题解决时间-客户问题首次响应时间

客户问题解决时间和客户问题首次响应时间应根据企业业务实际情况和客户服务方式自行定义。

计量单位:时长
涉及阶段:需求、测试、发布、运营

补充说明
客户问题解决时长,可进一步按关注的维度进行统计,并和目标值进行对比,以利于及时进行分析和采取纠正措施。客户问题解决时长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对比分析,有利于促成快速响应的针对性改进。

常用的关注维度包括:

  • 时间维度,如:天、周、月等;

  • 问题维度,如:按需求、缺陷、变更等;

  • 级别维度,如:高、中、低等级;

  • 组织维度,如:项目、产品线、部门等。

image

客户问题首次响应的时间和客户问题的解决时间应关联相应的关注维度,宜以 IT 系统支持。

记录客户问题首次响应时间是一个关键数据,通常由于内部流转次数过多而导致反复沟通会对客户体验产生较大影响。

参考资料
编辑

《软件研发效能度量规范》,中关村智联软件服务业质量创新联盟。

我们非常重视知识产权,我们在非常努力地寻找最初的出处来源并注明出处。但因为互联网信息浩瀚,难免会有疏漏。如果您觉得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评论列表
任甲林 2024-10-16 14:57:07 回复
1 计量单位不应该是时长,而应该是小时或天或周次等。
2 每周有N多个问题去响应了,此时可以用折线图来分析每周的平均时长与目标的对比,也可以用X-R图或X-S控制图分析是否存在异常点。
1/1
请提出您的意见
通过审核后显示您的意见

文章导航

定义
如何使用
参考资料

主要贡献人

晏瑞宇

实践被点赞 9

实践被收藏 1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PMO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