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力分析模型
定义
编辑
六力分析模型由英特尔前总裁安迪·格鲁夫提出,它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即“协力业者的力量”。这个模型用于评估和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帮助企业识别影响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
编辑
-
六力分析模型超越了传统的波特五力分析,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框架,考虑了更多的竞争维度。
-
通过包括“协力业者”这一维度,强调了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合作如何影响竞争环境。
-
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颠覆性技术和市场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这些变化。
何时使用
编辑
-
当企业需要评估其在特定产业中的竞争力时。
-
当企业面临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需要考虑新技术或新业务模式的潜在影响时。
-
当企业计划进入新市场或扩展现有业务时,用于分析和理解新的或不同的竞争环境。
-
当企业需要制定长期战略规划,以适应或领先市场变化时。
如何使用
编辑
六力分析模型的六个维度包括:
-
现存竞争者的影响力、活力、能力:评估同一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固定成本和退出障碍等因素。
-
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分析供货商对企业的影响力,考虑供货商的集中度、产品替代性、转换成本和供货商前向整合的能力。
-
买家的议价能力:评估购买者对企业的影响力,包括购买者的数量、产品标准化程度、购买者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后向整合的可能性。
-
潜在的新进入者:考虑新企业进入行业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涉及规模经济、品牌知名度、专利保护、资金需求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
产品或服务的替代品:分析替代品对企业的竞争压力,包括替代品的价格性能比、购买者的转换成本和替代品的功能强度。
-
协力业者的力量:这是六力分析模型独有的维度,指的是与企业有互补关系的其他企业,它们可能通过产品或服务的互补性共同影响市场。
参考资料
编辑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六力模型
-
https://wiki.mbalib.com/wiki/六力分析模型
实战案例
编辑
六力分析模型分析智能手机行业
-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力:
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华为、三星、小米等品牌竞争激烈。它们在硬件性能、软件服务、营销手段等多方面角逐。如苹果的生态与设计,华为的 5G 和影像技术,三星的全产业链优势,小米的性价比与生态链。 -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芯片供应商如高通、联发科因技术垄断议价能力强,屏幕供应商中三星有优势,而电池供应商议价能力弱。 -
买家的议价能力:
消费者选择多,关注价格、性能、外观等,信息透明使他们易比较产品,品牌忠诚度低,议价能力有一定程度体现。 -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传统家电企业和新兴科技公司欲进入,但面临技术、品牌、供应链等高门槛。技术上缺乏核心专利,品牌需长期培育,供应链合作不易建立。 -
产品的替代品:
平板电脑能部分替代智能手机的娱乐和轻办公功能,但智能手机的便携通信优势无可替代。智能手表补充部分功能,可折叠设备未普及。 -
协业者的力量:
手机壳、耳机、充电器等互补品丰富多样,提升了智能手机吸引力和价值。如无线耳机增强用户黏性,个性化手机壳展示个性。
以华为为例,加大研发投入,推出鸿蒙系统和高性能芯片,与徕卡合作提升影像,拓展全球市场,与运营商合作,与国内供应商合作降低依赖,推出多系列产品满足需求,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
编辑
战略
我们非常重视知识产权,我们在非常努力地寻找最初的出处来源并注明出处。但因为互联网信息浩瀚,难免会有疏漏。如果您觉得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